近日,国家林草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提出发展目标,到2025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湿地保护率达到55%,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过18%,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亿亩。
《纲要》提到
“十三五”期间我国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森林蓄积量达到175.6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1%,湿地保护率达到52%,治理沙化土地1.5亿亩。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稳步推进,300多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规划纲要》提出
“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的12项重点任务。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坚持存量增量并重、数量质量统一。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健全保护体制,创新管理机制。加强草原保护修复,增强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强化湿地保护修复,增强湿地生态功能,保护湿地物种资源。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科学推进防沙治沙,加强荒漠生态保护,推进荒漠化、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做优做强林草产业,巩固生态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加强林草资源监督管理,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综合监测,开展成效评估。共建森林草原防灭火一体化体系,坚持预防为主,加强早期火情处理,提升保障能力,抓好安全生产。加强林草有害生物防治,实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行动。深化林草改革开放,盘活集体林地资源,健全国有林场经营机制,理顺国有林区资源管理体制。实施区域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示范项目。
《规划纲要》要求
要建立以“双重”规划为基础,以林草保护发展规划纲要为统领,以林草专项规划为支撑,由国家与地方规划共同组成的林业草原国家公园融合发展规划体系。建立规划衔接协调机制,实施评估机制,将规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林长制考核。
服务林草就是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计民生,就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国铁塔拥有200多万座通信铁塔,利用广泛分布的站址资源和视频监控、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以在助力林草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作用。中国铁塔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助推全国林业和草原防灾减灾网络体系建设,助力推进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资料显示,2020年5月,国家林草局就与中国铁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森林草原防火监控、病虫害监测、沙尘暴预测预报监测、林草资源监控及应急通信保障等方面展开合作,进一步提升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及防灾减灾治理能力。
国家林草局将综合利用中国铁塔现有通信塔杆、电力、维护服务等资源,着眼建立全国林业和草原防灾减灾网络体系,共同建设基于视频监控、监测等技术为基础的数据采集系统,分级部署智能化监控平台,为林业和草原灾害管理提供实时、准确、连续的数据支撑。中国铁塔依托遍布全国通信塔杆资源及专业化能力优势,为林草系统提供建设、维护、监测平台等一揽子支持,共同促进林草信息化建设快速、经济、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