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资讯
2019/10/17 19:32

中移成研院:5G+助力智慧农业,开启现代农业新篇章

移动Labs  廖鹏程 翁倩

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精准农业项目团队组建于2019年,现有成员8人,其中硕士学历5人,团队平均年龄31岁,包括网络技术、解决方案、实施交付、土壤学等技术人员,是一支面向农业领域提供5G科技农业整合方案和产品应用的综合性团队。公司深耕基础网络,创新垂直行业,团队肩负着推动5G、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农业领域深度融合发展的责任。精准农业聚焦产中环节,打造业界领先的农业AI大脑系统,在完成产品、服务接入和整合的基础上,以精准养殖/种植为应用示范,输出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和产品设计,提供灵活的能力调用,形成中国移动在农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智慧农业是将多种信息技术结合在农业各个环节,尤其是产中环节,主要应用于精准种植、精准养殖、农业大数据与智能农机具四个领域。成研院智慧农业项目组以这四个领域为抓手,借助成熟的技术体系,结合自身优势持续耕耘,引领智慧农业新生态。

市场规模分析,据预测到2020年,智慧农业的潜在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26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4.3%。从产业投资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精准种植、精准养殖、农业大数据和智能农机具领域。

数据来源:前瞻经济学人

数据来源:私募通

01智慧养殖

背景:养殖行业中,生猪养殖具有需求大、技术水平落后、痛点明确、养猪信息化对生产提升效果明显的特点。

我国猪肉需求大,中国食用肉类包括猪肉、牛肉、羊肉和禽肉,禽肉主要以鸡肉为主,其中猪肉每年产量占比超过总量的60%,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全国每年出栏猪大约7亿头,生猪养殖市场规模高达1.2万亿。

痛点:养殖料肉比高,PSY远低于发达水平(PSY:断奶仔猪数/母猪/年)。根据《中国畜牧兽医年鉴2017》与普华永道统计,中国猪肉生产成本远高于欧美国家,约是欧盟的1.5倍,美国的2倍。中国规模农场的平均料肉比也高于美国和欧洲农场。作为衡量养殖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PSY,中国远低于欧美,这也是包括阿里在内的多家互联网公司首先切入的机会点。

解决方案:猪场图像识别与智能监控-基于农业大数据与图像识别技术实现猪场监控,获取猪只信息,提升管理效能,降低料肉比。人工点数、投料、赶猪上称容易导致点数误差大、饲料投喂不精准肉料比高、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同时过多人工参与带来携带病毒感染猪只风险。通过摄像头拍摄猪场图像,回传云端农业大数据平台,快速获取生猪数量,体重背膘,再结合猪只精准饲喂模型,指导投料,实现猪只的精准投料,降低料肉比同时减少人工干预。

母猪繁殖能力优化-基于耳温传感器和农业大数据平台分析,提供母猪繁殖优化解决方案,降低母猪空怀率,提高PSY,助力养猪企业增产增收。传统每头母猪测肛温的方式工作量大,不易操作,人为经验判断母猪发情期误差大,导致母猪空怀,PSY降低。通过植入母猪的耳温传感器,精准测温(与直肠温差<0.13℃)建立排卵预测、体况评分等模型,加强母猪生产怀孕流程的标准管理排卵预测准确率95%,PSY平均提高3-5倍。

02精准种植

痛点:种植业在中国市场规模大、经济价值大、技术储备多,但是种植行业信息化程度低,农业生产的硬件设施还比较落后,目前主要通过人工根据经验完成所有农事操作,容易导致:作业强度大,作业不精准,环境调控无法达到作物生长的最佳状态,水肥资源的极大浪费等问题。种植业的灌溉技术也难以支撑生产需要,急需通过技术手段改变现状。

解决方案:成研院智慧农业团队利用5G大带宽和大连接特性,依托5G+AI能力,赋能精准种植。

各类农业传感器实现实时无线采集温湿度、土壤酸碱度、肥力指标等精准数据;将采集到的精准数据,通过作物数字化生长模型算法,进行智能精准滴灌,智能精准进行通风、卷帘等设备控制,高效节水节肥,环境调控,最终科学进行农事管理。

03智能农机具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农业人口减少,我国农业生产必将经历“机器换人”的过程。根据《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到2025年,全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将达到68%。

痛点:目前我国农机具在在操作使用、作业质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需要为农机具配备专业驾驶人员,农忙时期工作强度大;不能进行夜间作业或夜间作业难度大,农机具利用率不高;作业过程中凭经验操作,精度难把控;易出现遗漏和重复作业、过度施肥和施药的情况。

解决方案:中移成都产业研究院基于5G+卫星高精定位技术,结合车联网+边缘计算+云计算等技术,预备打造具备自动驾驶、作业监测、多机物联、决策支持等功能的智能农机。

无人自动驾驶:减少农机据驾驶人员的投入,实现昼夜作业;使用高精定位导航和传感器技术,实现高精度作业,确保农机具按照设定路线行驶,避免遗漏和重复作业;高标准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3-5%;后期作业共用一条AB线,减少损耗;7×24小时作业,工作效率提高30-50%;新手也能实现千米2厘米的高标准作业。

变量施药:自动识别作物生长状态和病虫害实现均匀喷洒,提高了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减少农药、化肥的投入,节约成本;地头调头时自动关闭喷洒,避免操作不及时造成的浪费;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控制器:物理开关按键,操作方便;实时喷药量显示,工作放心;根据速度自动调节喷药量,控制精准,响应灵敏工业级设计,适用于各种恶劣的农机作业环境。

阀组:配置灵活,可根据不同喷药机选择不同型号;使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国产和进口喷药机响应迅速、精准。

作业质量检测:作业监测系统是基于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地块矢量图层、移动通信和农机具控制等技术的农机移动监控与调度管理系统和农田地块作业管理系统。实现农机作业状态、质量和作业面积准确监测,对农机作业矢量管理,为农机作业补贴提供量化依据,提升了农机作业管理信息化水平。

成研院将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致力于智能农机、智慧农业、农业AI大脑平台等领域自主创新。加强技术标准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定权限的数据开放共享机制,提高投入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个性化服务的全新农业生产方式,是农业信息化发展从数字化到网络化再到智能化的高级阶段。助力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产品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