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电信一站式大模型安全能力平台重磅发布。天翼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刘紫千指出,人工智能时代AI安全将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在此背景下,中国电信积极打造AI安全防护标杆体系。
产业正盛,安全布局势在必行
如今,国内AI产业在政策引领下持续快速发展,以政策、技术、应用三位一体战略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引擎。作为新质生产力,大模型在各行业积极驱动产业智能化转型,取得卓越成效。而放眼未来,国内AI产业仍将持续增长,在软硬件体系迭代和应用场景渗透下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据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及202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人工智能+”行动被列为重点任务,推动核心产业规模于2024年突破6000亿元,企业数量超4500家,涵盖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全产业链。因此,构建大模型安全防护体系,对于维护市场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多维防护,构建立体安全体系
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大模型安全挑战,中国电信精心打造了全方位的大模型防护体系,为AI全生命周期保驾护航。
在AI安全的实践中,身为科技型企业的中国电信致力于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安全运营效率的持续提升,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成果反哺AI安全保障。在数据层面,中国电信打造了国内首个安全领域的高质量数据集“阡陌”,在大模型层面则推出安全垂类大模型“见微”。据了解,见微安全大模型深度聚焦网络安全赋能,并围绕数据、代码、运营、攻防,构建“四位一体”技术框架,全面覆盖威胁研判、智能运营等核心应用场景,对外全面升级云堤·抗D、天翼安全大脑等产品的核心能力,对内赋能MSSP平台及SOC体系,全方位守护人工智能时代的数据安全。
此外,基于DeepSeek大模型,中国电信近期还推出面向全网安全运营师的威胁情报查询平台,依托中国电信大网数据底座与AI技术赋能,深度融合DeepSeek,以“精准、高效、智能”为核心,为用户提供威胁情报查询与分析服务。即使是“技术小白”,也能通过简单操作,拥有自己的“高级分析师”,为用户打造全面的AI防护体系。
创新成果,彰显安全实力担当
在大模型安全防护的征程中,中国电信凭借持续创新与不懈努力,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
在技术层面,中国电信依托自身AI安全成果,与其他前沿技术联动,让安全防护体系更为牢固,如利用AI算法赋能量子技术,打造量子加密改造解决方案,基于大模型判别能力,提供基础IT架构和系统的量子密码改造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安全解决方案。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政务云和企业IT系统,充分保障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数据隐私安全。
在服务层面,中国电信整合自身安全能力与实践经验,推出AI for Security一站式大模型安全运营服务,并于前不久举办的2025智能云生态大会上亮相。据了解,该服务体系化地融合了风险评测、纵深防护和持续运营三大核心环节,形成安全闭环,让政府和企业放心地拥抱和应用诸多AI技术,在人工智能的时代“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