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近日由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实施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把握人工智能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引领科研范式变革的重大机遇。5月9日,上海师范大学于徐汇校区召开了“智教浦江”教育新基建与新样态学术研讨会暨“人工智能+”教师教育能力提升联盟成立仪式。本次会议由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以及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邀请了教育部、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的相关领导来会指导,同时会议吸引了全国各省市30余所师范类高校与上海市各区县以及高校相关负责同志以及其他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上,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代表上海师范大学欢迎了参会者的到来,在随后的致辞中袁雯校长强调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上海师范大学在上海市教委多年的支持下所研发的智元课堂(METACLASS)是对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教育改革的一次有力尝试,学校希望借助本次会议能够凝聚各方力量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教育的发展,率先构建新时代相适应的新模式新样态。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副局长戴斌向大会致辞表示,上海正加快完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算力发展能级,上海智能算力总规模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上海信息通信业很荣幸能够基于中国算力平台(上海)教育专区支持智元课堂的建设。未来行业将进一步加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平台牵引能力,进一步赋能教育行业发展。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赵震致辞指出,上海市教委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转型和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先进数字技术,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教师作为改革工作的重要主体,市教委对上海教师队伍的建设开展了诸多探索。本次上海师范大学率先推出教师教育大模型开创了教师培养新范式,具有重大的意义。随后赵震副主任提出要坚守技术赋能的本质是回归人本的初心,持续推动教师核心素养发展,凝聚各方力量共建教育数字化转型生态。
开幕式最后,教育部教师司副司长赵鑫代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祝贺本次会议召开,并向长期以来扎根师范教育,躬耕教师培养的参会同仁致以崇高的敬意。随后赵鑫副司长指出近期印发的《关于组织实施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明确提出深入推进人工智能与教师教育融合,创新人工智能时代师范生培养模式。教师工作司将深入贯彻落实强国纲要关于分类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持续引导师范类高校扎根教师教育主责主业。他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进一步夯实师范院校数字化转型的数字底座,以教师教育大模型重构师范生培养的智能生态,并以人工智能赋能打造师范院校协同创新的发展共同体。
开幕式后,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姜飞、上海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与超算中心主任王龚先后围绕智元课堂(MetaClass)、“人工智能+”教师教育能力提升联盟以及中国算力平台(上海)教育专区暨上海教育智算服务平台向参会人员做了介绍。
教育部教师司副司长赵鑫、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以及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岑军波共同推杆启动上海地区智元课堂2.0版本(MetaClass V2.0)发布以及“人工智能+”教师教育能力提升联盟成立仪式。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赵震、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副局长戴斌、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总工程师郭亮、上海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与超算中心主任王龚、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薛耀锋、国家(上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总经理张茜、上海市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永进共同启动中国算力平台(上海)教育专区暨上海教育智算服务平台上线启动仪式。
接下来,由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苗逢春教授、香港教育大学李辉教授以及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卜洪晓副院长围绕“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下,教师教育变革应开启怎样的新思维与新路径?”“从AI赋能到规模化落地,教师教育变革亟需哪些关键支撑体系?”两个专题向参会人员作了主旨报告。
会议最后,来自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的青年学者与来自《电化教育研究》《开放教育研究》《远程教育杂志》的期刊进行了圆桌会议。
会议结束后,5月9日下午国家(上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组织召开了“智建赋能”研讨会,召集了上海市各区县以及高校信息化相关负责同志、算力供应商等共同探讨当前算力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实践与未来发展。研讨会同时启动了《教育智能芯片选型研究报告》编制工作,并对教育智算服务突出贡献单位进行了荣誉授予。同一时间上海师范大学召开了“人工智能+”教师教育能力提升联盟工作研讨会。
此外,部分参会人员同步参加了会议下属的八个工作坊,围绕人工智能赋能科研、智元课堂使用、智能教研、智能教学等重点内容开展了为期一天的学习。并于5月10日下午前往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考察智元课堂使用情况以及浦东新区蘑菇云创客空间参观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