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16/6/15 14:19

不限流量套餐被指鸡肋 资费大降有待4G规模推进

通信信息报  杜峰

运营商争推“不限量”套餐。北京移动和北京联通近日纷纷推出了“46元本地无限流量套餐”。无限流量看似相当优惠,不过在超出部分,两家运营商对网速都做了限制——最高128kbps。也就是说超出套餐后,将从4G时代秒退回到2G时代的网速,这种限速不限量的套餐被许多人认为噱头大于实际意义。

不限流量套餐难获认同

不限流量套餐千呼万唤始出来。北京移动和北京联通近日都推出了一款4G流量随意享套餐,仅需花费46元就能不限流量的畅用。具体来看,北京移动的套餐包含了每月1.5G本地流量和全国60分钟的通话时长。不同的是联通可以将不限网速的1.5G本地流量换成1G国内流量。在本地流量当月超过1.5G后,再上网至50G封顶期间,本地流量不会另行计费,但是网速会限制在最高128kbps(相当于2G网络)。

不仅国内,国外运营商也在尝试。美国运营商Sprint去年宣布推出每月20美元的无限流量套餐,超过1GB流量之后,4G网络被关闭,强行回归到2G网络。

可以说,北京移动和北京联通的不限量套餐是仿效国外运营商对无限流量进行的一次探索,但这种超出套餐流量后,降速至2G网络继续免费使用的做法,消费者似乎并不领情。对此,央广新闻就提醒道:限速最高128kbps,仅是理论最高值。下载速度还要除以8,实际速度其实不到20K。例如,下载一张500K的照片需要25秒钟,打开朋友圈可能需要1分钟。所以,这份看似美好的无限流量套餐,其实真正可自由使用的仅为1.5G本地套餐,距离“美好”仍然有不小的距离。

实际上,早在去年广西联通就推出过300元全国流量不封顶的套餐卡,不过由于各种原因,这份套餐很快就变成了广西省内无限流量,实用性大打折扣。国内外其他的不限流量套餐,也满满都是套路,不是“不限流量”限制多,就是超出套餐后蜗牛网速逼迫用户升级等。以中国移动在香港推出的套餐为例,为了抢夺市场份额,中国移动曾在港推出名为“3G Lite”的资费服务计划。这个68港元(约合人民币54元)的套餐包含1700分钟通话,10000条短信,上网流量不限。但看似逆天的套餐其实暗藏玄机。首先,该套餐仅针对香港特定用户,其中套餐内容仅限于香港境内使用,无限流量也被限制在了高为每秒384kbps,并且不能共享。其次,不可以使用迅雷从网络下载需要消耗大量流量的资源,如电影、游戏等。7寸屏幕以上的移动设备也不能用,并且会有网外高额短信费与漫游费等问题,自然难有吸引力。

提速降费把脉用户需求

无限流量,顾名思义,就是不设流量上限的套餐,这种真正意义上的不限流量目前是很难实现的,因为有线的带宽是无限的,而无线的带宽是有限的。4G网络下一旦面临大量的数据请求,有限的频谱资源被占用后,势必会影响到其他的服务甚至造成运营商的网络瘫痪。比如,美国运营商Sprint后来就对不限流量开始调整,Sprint首席技术官约翰(John)表示,“这种做法旨在防止小部分用户无限制地使用流量,占用其它用户的网络资源。他们的行为应当受到约束。”除了导致运营商网络资源紧张之外,无限流量被二次出售也是运营商担心的,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无限流量搭建热点,通过共享网络收取其他人费用,从而扰乱通信市场,最终也会影响到其他用户。由此可见,现阶段真正意义上的无限流量套餐几乎不存在,无限流量只是很多运营商用以吸引眼球的一种手段。

从流量不清零到流量转赠,再到不限流量套餐,事实上,进入4G时代后,关于流量资费的设计思路,几大运营商一直在改变,但运营商大幅让利却屡遭指责。根本原因在于,在部分用户看来,电信运营商在制定套餐和服务时,还是离消费者有点远。有专家表示,这些方案仍然停留在“加量不加价”基础上,离用户期待的降低通信支出的愿望还很远。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对此也表示,三大运营商都提出了提速降费方案,但肯定很难令人满意,在不了解主管部门态度和用户需求的情况下,根据自己情况制定的方案,很难击中用户痛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近日在参加第一届全球5G大会时透露,2015年我国网民移动网络消耗流量飞速增长,去年全年移动互联网接入的流量超过400万TB,同比增长了103%。在流量消费成为大趋势下,三大运营商必须调整策略满足用户“速度上去了,价格下来了”的需求,用更多的业务和更好的服务推进信息消费才是发展主旋律。对此,中消协也呼吁电信运营商优化套餐,并建议进一步降低相关资费标准。

4G规模推进成提速降费关键

有分析认为,如果用户使用流量上升不能够抵消单价利润损失,这种情况下,运营商再下调单价将很困难。电信业作为典型的规模经济,实现良性循环要靠市场推动,运营商需要从规模的扩大和业务拓展等方面来使自身的收入实现增长。如同2G时代激烈市场竞争下,语音通话服务经历了高价到低价竞争、甚至“随意聊”阶段一样,4G时代实现“低价高速”的流量通信服务最终要靠4G规模经营、流量经营实现。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4G网络,基站规模数超过200万个,用户数突破5亿人,拥有全球第一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用户数,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和最具有成长性的信息消费市场。付亮表示,4G的规模发展可以带来新的降费空间,他认为:“4G基站的流量供给能力大大高于2G和3G,这意味着提供相同流量时4G成本远低于它们,随着4G用户逐渐增多,单位资费价格有继续下降的空间。”

运营商网络建设的完善、服务能力的提高,甚至未来5G网络的普及,都会越来越支持无限流量提供,都会促使手机流量资费的降低。“无限流量”肯定是未来趋势,只不过这将会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