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邮电》报今年以来加大了对中国铁塔的宣传报道力度,为其成长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撑,使社会公众认识铁塔、关注铁塔、理解铁塔,呵护这个改革创新新常态下的新生儿。笔者也想就自己在通信行业40年的工作经历和平时了解到的中国铁塔建设基站面临的审批难、选址难、设施入场难等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1.政府发力扶助法
铁塔企业应适应新常态,积极主动向地方党政主要领导汇报,介绍中国铁塔的成立和运营是深化共建共享、探索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举措,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代表着国家意志;介绍各省市高度重视、出台政策支持铁塔建设的先进经验、具体做法,提供参考和借鉴,争取得到重视和支持,将铁塔基站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地方“宽带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蓝图,与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同等对待,给予用地、用电、立法保护等政策支持,力促铁塔建设事业发展,为振兴地方经济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2.法规保驾护航法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制定了依法治国的宏伟目标和行进路线图,铁塔通信基站建设也应适应新常态,顺应新发展,依法建设,倾力保障公民享受信息化成果的权益,注重通信安全,沿着法制化轨道前行。在少数地方,铁塔基站建设仍存在建设无规划、基站选址难、工程施工难、管道铺设难等问题,影响党政等要害部门和金融、交通、电力等国民经济重要行业的通信安全,且降低了公民的通信质量和满意度,这就需要铁塔企业及时向法制等部门据实汇报,推动相关行政法规的出台,确立通信管理部门的管理地位和行政执法权,使铁塔基站建设有法可依、有规可循、违法必究。
3.舆论引导解惑法
社会上少数民众谈基站辐射色变,阻挠、破坏铁塔基站设施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基站建设的选址难、定点难、入场难、施工难。究其原因,与少数媒体不负责任的宣传有关。铁塔企业应与各新闻媒体加强沟通,进行科学宣传,公示国家权威部门检测鉴定基站辐射值无损人体健康的结果,刊登环保、无线电等部门专家的相关科普文章,正本清源,消除恐惧,纠正偏见,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4.借水行舟搭建法
由于干扰和破坏,三家通信运营商在部分地区的通信基站有久拖停建的情况,可这“烫手的山芋”却转交到铁塔企业手中,实是难题和考验。然而,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是今天铁塔企业面临的新要求,可借水行舟,充分利用各通信运营商的存量资源,修旧利废,盘活可利用资源,如将原来的小灵通信号杆、停用的废旧塔体改建成通信基站。同时,还可与城建、电力、广电等部门加强联系,沟通协调,借助和依托城乡景观灯杆、广告牌杆、广播电视电缆杆等搭挂通信设备,以解决一些人口密集地带基站建设纠纷多、选点难的问题。当然,搭建通信基站首先要考虑安全因素,并签订合作协议,确定租用时间,保持相对稳定。如此可避免争执,降低建设成本,提高通信覆盖面,产生一举多得的功效。
5.超前预测抢建法
在群众对铁塔基站建设较为敏感、基站辐射误会较深、抵触情绪较大的地方,铁塔企业要加倍关注,与发改委、城建、城管、房管、国土资源等部门多联系、勤沟通,了解城乡建设规划、商品房开发、住宅小区兴建等信息,在其动工时就及时跟进,测定通信信号覆盖范围,选准铁塔基站建设点,抢先施工建设,在商品房交付前迅速将新建通信基站竣工。工作抢先一步,就能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争议,实现早建设、早生效、早受益的目标。
6.行业纠偏降温法
造成今天少数群众对通信基站建设抵触情绪较大、出现阻挠破坏基站建设尴尬局面的原因,说句不中听的话,是三家通信企业无序竞争、相互残杀所造成的恶果。今日,三大通信运营商与中国铁塔已结成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铁塔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三大运营商的利益。因此,通信行业应联手合力消除“基站辐射伤人”的误会,驱散公众的忧虑,为铁塔建设营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
7.恭请能人解难法
在城乡各地均有一些具有亲和力、号召力、凝集力的社会能人,人际关系好,说话有人听,办事诚信高。他们土生土长,生活在群众中间,对社情民意、风俗习惯、民众爱好等知根知底。他们中有的是基层干部,有的是有名望的长者,有的是民间良医,有的是致富高手,在当地都是佼佼者。当通信基站建设受到阻挠时,不妨请他们出面调解,帮忙做劝导工作。让群众信赖的能人说话办事,有可亲、可信的功效,便于纠正偏见、消除误会、化解矛盾。诚然,对社会能人的辛勤付出,企业应视其工作时间、工作难度、工作效果等适当付酬,作为回报和答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