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09/7/30 07:23

中国运营商风险忧患放弃对海外抄底

第一财经日报  马晓芳

当中国的石油企业、矿产企业、汽车企业纷纷借助全球金融危机的契机展开大规模的“海外抄底”行动时,中国的电信行业却少有地保持了沉默。

“目前中国电信业的海外占比还小,我并不否认金融危机是走出去的良机,特别是中国有如此高的外汇储备,国际化要积极又要稳妥,但不能头脑发热。”在日前的一次采访上,中国电信总经理王晓初如是表示。

前不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将动用外汇储备,支持和加快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和收购。中国拥有2.1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分析认为,虽然不清楚将会动用具体多少外汇储备,但中石油、中铝、中国电信和中国银行等大型央企将是其重点支持目标。

其实,就目前的三大运营商而言,中国移动在国际化方面走得较快,除了收购中国香港万众以及巴基斯坦运营商Paktel之外,近期再次持股中国台湾运营商远传电信。

相对来说,中国电信是三大运营商之中最保守的一个。一度中国电信内部人士向笔者透露,很快中国电信也会有国际化拓展的案例了,但最终“胎死腹中”,不过,中国电信并非没有进行过海外拓展的尝试。

在王晓初看来,世界电信市场分为两类,一是美国、欧洲等稳定的发达国家电信市场;另一类就是有商机,但风险巨大的新兴市场。

“在美国、欧洲等电信市场,你不可能通过‘打游击战’的方式获得份额,因为根据有关规定,美国、欧洲的电信市场对社会主义国家有所限制,因此不会向中国等国家的运营商开放。”王晓初说。

至于新兴市场存在的风险,中国电信更是对此有深刻体会。电信行业是与国民经济紧密联系的行业。

中国电信的一行高管曾经去东南亚某国家进行考察,根据考察的结果,确实对当地的商机很感兴趣,“当地装一部电话就要4万块钱。”王晓初感慨道。

于是,王晓初在内的中国电信高管一一会见了该国的6位部长,一切看似胜利在望,可是就在双方马上就要签协议的前一刻,这个国家发生了政变,国家总理身陷囹圄,原本谈好的投资计划也被迫无疾而终。

其实,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继续进行国际化的向往,但他也同时强调国际化的谨慎和理性以及国际化的方向是亚非拉美等国家和地区,其顾虑也都大同小异。

由于电信行业海外投资的回报期为10年,而一般的工程建设行业回报期只需2年,这需要运营商更加谨慎地考虑国际化战略。

当然,国际化经验也是影响运营商“走出去”的重要因素,“不能在头脑发热的时候就开始走出去,如果要走出去,先要进行人才培养。”王晓初说,“你需要对海外的环境有所了解。”

因此,目前中国电信只是以最保守的方式在进行国际化:在亚太、北美和欧洲建立了3个分公司,并计划在下一阶段重点拓展亚太市场,尽管如此,中国电信的海外业务仍然获得了每年70%~80%的增长。

不过,正如沃达丰等国际运营商在国际电信市场展开大范围的并购,未来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也会更多地在规模等层面竞争。中国电信行业虽然称得上“大”,但远不能称得上“强”,即使是中国移动这样的强势运营商,用户第一并不代表着国际竞争力第一。

如果未来有一天,中国的电信市场相当大程度的开放,那中国运营商将在家门口遭遇国际运营商的挑战。既然如此,何不在主动走出去中提高和锻炼自己的竞争力?有时候,失败是成长和成功的必经之路。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