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09/4/13 09:29

打造西部通信大产业链 西安:再造深圳

通信产业网  谢丽容

当深圳上升成为国际通信制造业的核心地区,古老的西安也开始有条不紊地开动了新一轮追赶,3G当前,西安要再造第二个通信深圳的自信和实干所迸发出的魅力正在全国范围内扩散。

4月的西安很忙。在这座有着13朝古都的厚重历史的西部重镇里行走,处处可见来参加西洽会的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西洽会的全称是“中国东西部投资与贸易洽谈会”,13年前西安第一次举办这个盛会时,就已经显示出这种交流机会对拉动西安乃至整个西部经济的重要性。而在西安高新区香格里拉酒店里召开的“中国电子通讯产业论坛”,则是中西部通信业的交流盛会,也成了西安高新区向全国通信业介绍自己的一张最好的名片--作为西安通信产业基地和通信企业的聚集地,西安高新区是西部通信产业核心的高新技术园区。

这个占地面积足足35平方公里的高新区承载着陕西,乃至整个中国西部的通信希望,“西安高新区的目标其实很明确,要向继深圳后的全国第二个通信产业龙头基地发起冲刺。”西安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岳华峰在论坛上公开表示。

“3G试商用时主要在沿海和全国核心城市,正式商用后,从沿海向西部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产业版图的宏观扩张将带来产业链机遇,如何利用这个历史性机遇整合西部通信业、发挥西部通信业产业集群优势,这是西部所有通信业基础较好的城市所需要考虑的。”TD技术论坛秘书长王静博士向记者表示,“西部一些城市的动作很快,西安、重庆以及成都走在了最前面。”

机会来了

“这次来,主要是想看看是不是有在西安拓展的机遇,看看西安环境是否适合,详细了解了解西安政府对企业落户的优惠措施。”在机场去往会场的车上,国内最大的消费电子厂商华旗资讯副总范伟告诉记者。事实上,这也是所有厂商汇集西安高新区的共同目的之一。

通信业的大人物们都来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肯定了这次论坛的积极作用。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更是在发言中表示,中兴将全球第十五个研发基地落地在西安,并承诺8年投资60亿。大唐移动总裁谢永斌、陕西移动副总经理贺彬、TD联盟秘书长杨骅、TD之父李世鹤、TD学者李进良、丁守谦,以及海天天线、宇龙酷派、康佳通信、北纬通信等通信设备商……政府监管部门、研究部门、通信业主流设备商和运营商几乎都来了,西安仿佛几十年前的小渔村深圳,机会遍地。

中兴通讯是他们中最早发现西安潜力的。根据中兴董事长侯为贵的介绍,中兴早在去年就开始在西安高新区兴建研发基地,目前,研发基地已经开始为中兴通信贡献研究成果,并承担起了中兴通信在LTE、终端、无线方面的研究任务,其中,中兴60%-70%的LTE研究任务被放在了这里。

“这次来,对西部的通信产业发展前景有了新的信心,西部的成本优势和通信用户增长潜力优势是我们看中的,我们公司也打算在西安设立一个分支机构。”一位通信业参会者在闲聊时告诉记者。在陕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的积极推力下,越来越多的通信企业正在被吸引过来。

高人才和低成本

“人”,这是西安发展电子通信业的底气所在,也是西安目前通信发展的核心之处。近百年的通信业教育和研究的积淀使得西安形成了良好的通信业人才培养循环机制。有数据显示,西安每年电子工程专业在校生有19000多人,这个数字甚至高出上海2000多人--这些年轻的通信人才每年都为西安的通信企业输送大量的新鲜血液。

另一方面,目前西安拥有电子类的国家级科研机构30多个,高等学校37所,最为知名的有中电20所、中电39所、兵器206所、电信四所、西安交大及西安邮电学院。这些通信研究所在中国通信业历史上,贡献过不少值得画下浓墨重彩的科研成果。

当谈起这些另西安人骄傲的通信技术研发人员时,岳华峰笑谈,西安高新区的研发人员幸福指数很高。

“薪水高、消费低、工作前景好,通信人才在我们这都有很高的幸福指数。”

事实上,西安的低消费水平和成本支出,不仅令通信研发人才觉得幸福指数很高,也另高新区的企业们幸福指数攀升。仅人力成本一项,虽然相对当地的消费水平,人均薪水已经不低,但根据IDC2008年公布的信息数据显示:在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职工平均工资中,西安市仅为广州的80.1%,上海的72.4%、北京的70.4%、大连的82.1%,在这几个城市中西安人力成本最优。

人的优秀和成本的相对低下,加上陕西省政府和西安市政府的政策推动,近年来,众多通信企业选择在西安设立大规模研发中心,也令西安高新区获得了起步的成功。目前,园区内较早入驻的基本都属企业的研发中心,仅中兴的西安研发中心已经有2.6万人之众。除此之外,华为在西安高新区投资了15亿元,在西安建设1万人的研发中心;手机设计龙头企业上海龙旗投资5.2亿元,建设3G产品研发生产基地;以及展讯通讯,摩比天线,宇龙等一大批新来者。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西安高新区通信企业291家,从业人员近5万人,其中大部分为研发人员。

研发基地的下一步

但仅仅将西安的通信产业落脚在“研发基地”的产业链附属环节上,显然不是西安的最终想法。统计数据显示,去年西安高新区一共吸纳投资128亿元人民币,这些资金大部分流向研发;而全国最大的通信制造业基地深圳,2008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7800多亿元人民币,约占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的六分之一。西安想要再造一个深圳,显然并不仅仅是建设一个研发中心那么容易。

“西安的电子信息产业目前是以研发为主,随着产业配套环境的不断改善,我有一个很乐观的想法,在两三年内,西安通信产业的整体产业链发展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仁华对记者说。

作为西安电子通信产业基地的政府管理人员,杨仁华乐于从政府政策引导角度强调西安电子通信产业的发动引擎。而事实上,这一方式也曾在2003年成功挽救过西安的汽车产业。2003年,比亚迪收购西安最大的汽车企业秦川,为了借此时机振兴西安汽车产业,西安市政府一方面在产业配套上下功夫,鼓励当地企业为比亚迪做好配套服务;另一方面也在招商引资方面做很多工作,把省外的汽车企业吸引进来。这个做法令陕西成为中国的汽车制造基地之一。

而陕西省和西安市政府为了将西安高新区建设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同样在政策扶持上下足功夫。在西安高新区的网站上,仅仅是2009年之后发布的招商优惠政策,就已经达到25项之多,涉及基础建设、人才培养、鼓励创新、配套建设多方面。

而西安高新区也有四个吸引企业的基本措施。首先是,围绕企业配套招商引资,建立市场化运作的通信产业联盟,形成国内知名、具有国际影响的通信产业集群。二是设立西安高新区通信产业发展与投资基金,基金规模在10-20亿元,并保证基金规模每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基金重点投向TD-SCDMA和4G研发项目。再次,省、市、区各级政府机构联手,争取国家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信制造企业提供财政、税收、人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另外,出台通信制造产业技术发展的资金扶植政策,努力提高通信企业创新能力和当地技术就地转化水平。在这些政策的引导下,目前西安的高新区已经初具全产业链的雏形,从研发、设计,还是生产与销售服务环节,都开始进驻一批企业。

西安的目标是,2011年整个高新区可以实现产值1000亿以上。今天的深圳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出口基地、配套中心和交易中心,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通信企业,创造全国六分之一的电子通信业产值。而受益于通信产业发展空间西迁、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基本国策,又限制于发展时间、配套、综合经济水平等因素,西安在整个通信产业链的塑造上机遇与挑战并存。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