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09/4/3 11:07

评论:联通品牌为何不能“计划生育”?

鞭牛士  

中国联通2008全年财报3月31日出台之后,遭遇金融机构的“脚投票”,花旗银行干脆一竿子将中国联通支到2011年,“方可能恢复到2007年赢利水平”。

然而,对于中国联通来说,现在最严重的问题,还不仅仅是网络和用户的现有状况和水平,而是在财务报表中一个扎眼的词汇:ARPU(平均每月每户收入)值。

对比来看,中国移动GSM网络用户,2008年ARPU值83元,而中国联通,同样是GSM网络用户,ARPU值却只能刚刚过半,42.3元。也就是说,同样是中国境内的用户,同样采用GSM网络,中国联通硬生生要比中国移动廉价了一半。但同时,便宜并没有带来更多优势,2008年,中国联通新增用户数量仅为中国移动的1/7左右。也就是说,即便中国联通的GSM网络更便宜,用户就是不买账。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笔者认为,可以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客户服务质量客户服务质量,其实对用户的影响并不是特别大,换言之,在未成为客户之前,是无客户服务质量一说的,而成为客户之后,也很少会有人因为客户服务的好与不好,就轻易更换手机号码。就服务来说,其实三大运营商的差距并不是特别大:在发达地区,服务都好,在欠发达地区,服务都差。笔者就曾经在泸州碰到过打中国电信客服电话,被告知请稍等,最终等了15分钟左右也没有人接听,而后竟自动断线的情况;而对中国联通和移动客户服务的抱怨,互联网上的情况,也是半斤八两。

2.网络质量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GSM网络,现在基本上没有太多差别,至少在语音接入上,都是全国覆盖超过97%以上了。甚至于中国电信的CDMA网络覆盖,在中国联通出售前,已经较为完善。

3.价格因素正如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财报所示,联通平均单个用户价格,是远远低于中国移动的,甚至于,中国电信CDMA网络ARPU值也达到了63.6元,比中国联通高出50%左右。在价格因素上,中国联通虽然收入最低,但应当具有更大优势。

4.品牌力 中国联通ARPU值在三大运营商移动业务中垫底的最核心原因,就在于中国联通品牌影响力在三大运营商中最差。

中国联通虽然也建立了集团主要品牌,但在各省级公司,对品牌业务的控制都不明确,甚至业务品牌和套餐业务的划分界线也完全不明确。客观地说,中国联通在尝试统一品牌上曾经花了很大的精力,例如早期将增值业务统一为“联通无限”,在GSM网络中将语音业务统一为“如意通”。但一旦离开集团或者说北京地区,就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在全国范围内的品牌执行,完全走形。各地在推动建立用户忠诚度的业务品牌方面,各自为政。换句话说,在诸多省级范围内,中国联通借用现有品牌的目的,不是为了增加品牌的强势市场地位,而是为了进一步增加套餐的种类,“短期套现”地通过降价来拉动客户,这样的做法恰恰和中国移动相反,所导致的结果就是,用户依赖于更低价格进网,却没有任何建立起任何粘度,离网也就因此更容易、更快。

并且,中国联通虽然建立了统一的业务品牌,但在这些统一性业务品牌下的子品牌管理方面,简直是毫无章法,各个省级,甚至地市级公司各自为政,子品牌的建立和名称林林总总。尤其是,有些套餐的命名,明显和子品牌相互混淆,甚至在某些地方,直接成为“品牌业务”:有按照价格方式命名的,例如18卡、28卡等等,有按照行业人群命名的,教师卡、司机卡、学生卡,诸如此类。纷繁杂芜的套餐和品牌混杂的局面,直接导致了中国联通业务品牌战略在全国无法形成合力,因此而丧失对用户的吸引力,也就毫不奇怪了。

这就类似于,当中国移动和现今的中国电信已经开始品牌的“优生优育”时,中国联通还停留在“子孙满堂”、“多子多福”的观念上。

中国联通必须转变现有观念,在无法做到“优生优育”的情况下,至少应该从严格的“计划生育”开始,对现有品牌体系进行调整和管理。

如果中国联通在WCDMA业务启动后,无法正视业务品牌的混乱问题,并加以严格的修正,还走“子子孙孙无穷尽也”的老路,那么WCDMA的深层次价值被迅速削弱和混淆的结果,就无法避免。

最后补充一句,这和中国联通高管层乃至总部的战略思维,没有太多关系。再好的策略,如果缺少了有效的执行,最后只能沦落到前文提及的阶段:越便宜越不受待见,越多样越容易见忘。

在中国联通WCDMA标示还没有推出之前,联通就应当想好这个问题,并且中国联通更应该认识到,和一个标示对比,业务品牌的强化和维护,才是核心所在。否则就如同建造了一个富丽堂皇的大厦,却是用于进行垃圾回收和处理,最后不过落得个败家子的笑话。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