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专家:电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主任 辛勇飞
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和运营企业压缩投资的双重影响,2009年全球通信设备产业增长放缓已是普遍共识。但是对中国的通信制造企业来说,由于金融危机对全球设备巨头负面影响更大,因此重压之下通信系统设备产业蕴含着机遇。
新兴市场成为增长引擎
2008年,新兴市场通信设备需求的高速增长引人注目。根据Gartner公司数据,不含终端全球电信设备市场销售收入达到995.2亿美元,同比增长5.1%。其中,收入占43%的拉美、中东非洲、亚太地区(不含日本)等新兴地区的增长快速,2008年增速达到8.7%,成为带动增长的重要力量。收入占57%的北美、西欧、中东欧以及日本等传统主要区域市场,2008年增速仅为2.5%。
新兴国家企业快速成长带来全球通信市场格局的变化。2008年,按收入看,欧美传统通信设备巨头主导市场的状况未有根本变化,爱立信、思科、阿朗、诺西仍雄踞前四,华为超越摩托罗拉占据第五名。从份额看,在部分领域,新兴设备企业形成了对传统格局的挑战。根据Informa发布的数据,2008年,在无线设备领域华为超过阿朗,进入世界前三。
开放融合趋势不可阻挡
非传统通信设备企业在涉足通信设备业,iPhone将消费电子领域的优势延伸进通信设备产业,到2008年第三季度已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中占16.6%的份额。Google推出的G1手机,将互联网服务与通信设备结合,两个月后在美国第四季度市场中占到3%。
同时,传统通信设备企业通过纵向并购强化制造商的服务能力,开始向互联网(信息服务)领域延伸,包括思科并购企业电邮公司PostPath等;诺基亚先后并购社交网站Plazes等。这已成为通信设备企业应对竞争的策略选择。
在这些企业的推动下,新的融合ICT各产业的产业生态系统正在逐渐形成。多中心、开放平台、融合服务将是其主要特点。资本、技术、用户群将是最核心的竞争要素。
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在战略或实施层面对信息通信技术进行了广泛部署,作为ICT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通信设备产业,也得到了大力的支持。
欧盟继续执行2005年发布的i2010计划。2008年4月,欧盟委员会对i2010计划进行了中期回顾,并重新确定了下一步发展方向。欧盟计划自2009年开始的18个月内投入20亿欧元用于ICT项目,重点支持未来互联网和ICT能效管理领域的研究。
美国政府聚焦宽带发展。2008年,当选总统奥巴马在竞选期间提出制订有关政策,鼓励建设下一代宽带网络的设想,进一步提高宽带普及率和发展基于宽带的接入和服务。美国电信产业协会向国会提出总额250亿美元的补贴计划,建议通过减免投资税的方式,支持宽带服务欠缺地区的宽带基础设施投资。
日本在u-Japan战略框架下继续加大投入。日本出台了大量促进ICT发展的政策,并为u-Japan战略编制独立预算。日本也积极发挥政府采购的作用,支持信息新技术的发展。2008年《新IT改革战略》要求,电子政府使用的信息通信硬件在升级和更换时须兼容IPv6协议。
“中华”全球地位继续提升
2008年,受金融危机等影响,在移动设备和终端增速下滑的影响下,我国通信设备产业经历了从触底反弹到反转下行的变化。自2006年底,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速明显下滑,主要是受到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制造业的影响。自2008年初,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制造的触底反弹带动了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增长回升。第三季度后,移动设备和终端增速的再次下滑导致通信设备业的反转下行。
主要系统设备企业全球地位继续提升。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国内系统设备生产企业,持续提升在全球的地位。去年1~9月中兴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48.8%,主要来自亚洲、非洲;华为在全球移动通信市场销售额超过阿朗,跃居全球第三,中兴跃居全球第七。研发能力、核心技术、合理的营销战略,是这些设备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2008年电子百强中,研发投入方面华为、中兴分列一、三位;发明专利数分列一、四位。
国内手机生产企业面临压力。从产业层面看,手机产业在去年第四季度出现大幅滑落。产量上,去年11月、12月均出现38%的同比下降;国内市场投放上,11月也出现同比38%的降幅。出口上,占出口约1/3的深圳口岸12月环比下降13%。2008年国内品牌手机占国内市场份额53%,但企业分散,国外品牌企业前5名销量超过了前44名国产企业。从2008年电子百强榜可以看出,以手机为主业的企业数量少,拥有的发明专利数少。从近几年手机出货量排名看,行业领头者不断变化,也导致品牌延续性较差。
国家产业政策聚焦于对自主创新的支持。2008年通信设备业的产业政策主要特点是:定位产业高端,关注的重点包括宽带无线移动通信、TD、宽带和互联网等;投入力度大,财政资金、科研经费、专项基金等均有较大投入;扶持环节全,涵盖整个产业链和创新链,芯片、系统、终端全覆盖,研发、产品生产、应用全方位;生产激励和消费激励兼顾,既有对制造企业的政策性支持,也有对使用设备的运营企业通过政府采购和其它政策进行的消费激励。
中国厂商直面“危”中之“机”
全球性经济衰退将不可避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将更加明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连续下调全球经济走势,1月份预计2009年经济增幅仅0.5%。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也预计增长率将下降。
全球主要运营企业纷纷压缩投资。AT&T1月称,2009年将压缩投资10%~15%,至170亿~180亿美元;Verizon刚实现对Alltel的并购,设备投资前景不明,但预期也将有所压缩;Vodafone明确提出谨慎扩张、严控投资支出;西班牙电信预计投资缩减11%。
全球通信设备产业增长将放缓。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和运营企业压缩投资的双重影响,2009年全球通信设备产业增长放缓已是普遍共识。Infonetics公司去年12月预计,全球设备市场在2009年将出现2%的负增长;诺西2008年底认为2009年电信基础设施市场将下降5%;阿朗12月预计2009年电信设备市场会下降8%~12%。
我国通信系统设备在产业重压下蕴含着机遇。首先,金融危机对全球设备巨头负面影响大于我国企业。欧美受金融危机影响大于中印等地区,以欧美市场为主的Ericsson/ALU/NSN的压力明显;我国中兴、华为等企业的市场主要在新兴市场,受危机影响程度较小。其次,中央十大举措、今明两年2800亿元的3G投资等,营造了良好的国内市场环境。最后,TD产业支持政策、重大专项的启动、电子振兴规划等,将为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手机生产企业将面临困难局面。2009年,手机产业面临着多重不利因素,很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困境。第一,金融危机导致国内外购买力降低,新购置手机和换机的需求会下降;第二,目前手机缺乏能够刺激大规模换机需求的增长点;第三,因原料采购、工人雇用等因素,手机生产的迅速下滑会形成惯性,短期内难以改变;第四,山寨机冲击不容忽视。2009年国内手机生产和国内投放量可能有超过5%的负增长。
各类产业政策将进一步促进通信设备产业的发展。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各项中央和地方政策,对通信设备业也会产生积极作用,特别是支持出口的相关政策。此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也有利于通信设备产业细分环节上各类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电子产业振兴调整规划、家电下乡等有助于缓解产业压力。得益于电子产业振兴调整规划,第三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和光纤接入网作为六大工程之一,将直接受益。一些业内期待政策有望落实,包括三网融合、政府采购和重大工程配套带动、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等。规划同时提出,在3G、互联网形成6000亿元的内需规模,这对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拉动将是极为明显的。此外,商务部近期发布了“家电下乡”手机招标榜,入榜的31家企业中,国内品牌占了28个,这对入榜手机在农村市场的销售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