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业务是全球电信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本次重组的重要目标,其根本目的是在于让企业更够跟上技术进步的脚步,从而在这个技术需要的双驱动的行业中,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从三部委发布《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 我们可以读出深化电信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发3张3G牌照,支持形成三家拥有全国性网络资源,实力与规模相对接近,具有全业务经营能力和较强竞争力的市场竞争主体。无疑,全业务是重组第一关键词。为什么是全业务?如何全业务?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了电信研究院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杨培芳、赛迪顾问高级副总裁吕国英等专家,为您解读全业务。
赛迪顾问高级副总裁吕国英:关键在增量争夺
在3G牌照发放之前,优先对几大运营商进行业务重组,使重组后的运营商相继成为全业务运营商,并且依靠市场和新业务的力量调整失衡的电信结构,建立相对均衡的市场发展体系,总体说来,有利于提高中国电信业的整体竞争水平。赛迪顾问预测,未来2-3年间,电信运营商在固网移动业务上相互渗透,电信运营市场会达到相对均衡的一个状态。
目前固网所拥有的网络资源在没有全业务牌照的情况下,已很难再在增量业务上取得突破,电信重组通过给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发放全业务许可,使固网运营商可以在同等的资源条件下,在增量市场上与中国移动展开公平竞争,从而彻底改变电信市场结构失衡的状况。
通过重组,中国电信可以通过捆绑销售的方式来扩大语音业务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也在数据业务中占据向行业用户和集团用户渗透的先机。整合后的中国电信,通过持续的内部改革、优化重组,集中网络的资源,积极创新业务,竞争力将得到有力提升。
对于中国移动来说,虽然3G业务将在移动增值和数据业务上发挥优势作用,但是3G网络的建设是有计划分阶段进行的,而未开通3G业务的地区将主要依靠2G网络进行系统支持,在2G与3G语音业务并存的背景下,已经取得了2G用户数量和网络覆盖的绝对优势的中国移动,还是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中国通信运营商场竞争格局预测 来源:赛迪顾问
电信研究院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杨培芳:全业务时不我待
电信重组无论对优化电信竞争格局,还是提升整个产业链竞争力,以及推动国内电信产业的技术创新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重组方案公布后,基本上形成了三家主导运营商获得全业务许可的局面,其带来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电信业有效竞争格局基本形成;更为重要的是重组有利于进一步发展新技术特别是3G和LTE。
重组的大方向值得肯定,新的三家运营商有了自主选择权,选择经营什么和不经营什么。这将有利于电信企业之间的有效竞争,最终让老百姓受惠。
对于全业务,从国家政策来说,放宽管制是必然的,不可能长期维持分业经营。分业经营只是暂时的,未来走势就是全业务许可。电信业最终目的必须要形成有效的竞争格局,不管是回归垄断,还是充分市场自由竞争,都不符合电信业的行业特点。
事实上,有关部门早在2004年就曾经提出,要在我国基础电信领域实现有效竞争格局,需要造就三家全业务许可的运营商。原因其一是因为国际上大凡电信改革较为成功的国家,都通过市场和管制的双重作用,形成主要由三家大运营企业竞争的格局,有学者总结出“前三家企业竞争有效”的定律;其二是从自然哲学可以证明,同一时空中只有三个维度才具备“正交完备性”,如果只有两个维度可以正交但不完备;多于三维可以完备,但又破坏正交。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什么方案,对于电信改革而言行动是最最重要的。运营商应该尽快根据新布局明确具体业务和发展方向,以弥补时间上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