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锦八宝饭
“什锦八宝饭”,一个群体的统称——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的粉丝团。其中“什锦饭”代表胡锦涛主席的粉丝;“八宝饭”代表温家宝总理的粉丝。
9月4日,人民网特别制作的“什锦八宝FANS圈”页面正式上线。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旗下的中央级网站,人民网此举被网友认为是官方正式认可了“什锦八宝饭”。粉丝圈开通仅一日,注册粉丝就超过6万人。
官方认可“什锦八宝饭”,与24年前的“小平您好”标语一样,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关注。路透社认为胡锦涛和温家宝展现的亲民形象成功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什锦八宝饭”则这样形容自己:我们都是热爱胡总书记和温总理的普通人。
只要经过注册,粉丝们便能获得一个电子虚拟的红色“什锦八宝粉丝证”,上面不仅有签发日期和人民网的标记,还有证书编号。它标志着这一代国家领导人务实、亲民的举动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年青的一代,见证着我们在政治文明上所取得的进步。
2、网络赈灾
在汶川震后救援中,网络依靠自身迅捷的传播、动员和组织能力,发挥了巨大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悠视网、腾讯网、人民网等近20家主流网站争先恐后请战,承担全程网络视频和图文直播工作;迅速设立新的搜索引擎,让全球网民在第一时间了解灾情并进行网上互助。各大网站还纷纷号召网民捐款,多家第三方支付平台集中体现出反应快、参与企业多、透明度高等特点。此次网络捐款,既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捐赠纪录最高,也是全球最大的一次募捐活动。
最发人深省的是网民对政府的救灾行为提供了积极的建议。一篇题为《希望大家顶起来!》的帖子,成了救命帖。当救灾指挥中心因找不到直升机空降之处,难以实施救援时,一名叫张琪的女孩在网上发出消息,提供了空降地点。她在帖中呼吁:“请广大网友顶起来。千万不能沉。”这条消息并没有沉,在经过2000余次转载后,被军方指挥层采纳。发帖当日下午,指挥中心便勘查确实,成功空降汶川。网络提高了速度,速度带来了力度!
3、舆论监督
华南虎照、女市长“车祸门”、官员出国考察费清单……网络舆论监督作为一个由大众自觉组成的“监督团体”,能够通过对事实真相的揭露,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民意压力,促使事件真相水落石出。
“华南虎照”事件是一个典型案例。去年10月,陕西农民周正龙的“华南虎照”一出,就遭到了网民“造假”的质疑。虽然官方作出虎照为真的结论,但是网友的质疑之声从未中断。经过网民强大的舆论压力,在中央有关部门的监督调查下,今年6月29日,陕西省政府确认“华南虎照片”是造假。可以说,如果没有网民的揭发、质疑、追问,事件的真相不知何时才能大白于天下。
网络舆论监督不同于媒体的监督,但是这种天罗地网的监督方式,是民众对公共事件行使公共裁决权利时便捷、集中而有效的途径,常常能起到其他媒体监督所不能起到的作用,甚至会影响和改善司法监督,其在促进社会政治文明的过程中功不可没。
4、网络暴力
日前,有“网络暴力第一案”之称的王菲诉三网站侵权案一审宣判,被告方张乐奕和北京凌云互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构成对王菲隐私权和名誉权的侵犯,王菲获赔9367元。此案起因发生于2007年年末,女白领姜岩因丈夫王菲感情出轨而跳楼自杀,其生前记录情感煎熬的日记在网上披露后,王菲遭到了网友的“人肉搜索”,生活受到了严重干扰,迫使他起诉到朝阳法院维权。
所谓“人肉搜索”,是指当有人需要某种信息而在网上求助时,有更多的人出于“热心”和“正义感”而争相提供信息与线索。此案的宣判,说明“人肉搜索”已越过雷池,形成了“网络暴力”。
虽然被搜索的当事人犯下了错误,但是缺乏约束的“人肉搜索”充斥着对公民权利的侵害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在匿名的网络中,由于发言者不必为自己的话语承担后果,以致用集体的情绪宣泄来针对某个人时,其力量来势过猛。“网络暴力第一案”提醒我们,每个网民,还需善待自己手中的话语权。
5、“雷词”爆发
2008年最具代表性的网络新语,非“雷”字莫属。“雷词”就是网民根据一些社会轰动事件而临时制定的形象词汇。例如,“范跑跑”、“郭跳跳”、“俯卧撑”等。这些词汇因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及幽默的讽刺意味而被广泛使用。
当人们要对公共事件进行浓缩并加以传播,最便捷的方式莫过于提炼出一个代表性的词语。例如,汶川地震后出现的“范跑跑”,一个“跑”字将事件形象化,并借“幼齿化”的方式嵌入人名之中,一下就点明了这一新闻人物的特性,饱含着对社会道德的拷问与诘责。
从表面上看,“雷词”跟社会负面新闻有关,显得消极,实际上是大众对那些虚假、阴暗的社会现象持积极的讽刺、批判态度。它的出现代表网民语言从纯粹游戏、戏谑的领域大规模进入社会批评领域,进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大众批判的表达方式。
6、艳照门
年初,网络最火热的事件莫过于“艳照门”:香港娱乐明星陈冠希与一些女明星、女模特等人的私生活不雅照片陆续在互联网上曝光。一时间,对照片真实性的质疑、对事件幕后黑手的猜测、对当事人的道德斥责、对隐私权的探讨等舆论在网上铺天盖地地出现。
最值得回顾的是“艳照门”发生后的一些现象:一是许多人在论坛上询问照片地址,还有人专门建立博客或其他上传空间提供浏览;二是对当事人大肆口诛笔伐,甚至恨不得将他们捆起来游街示众;三是类似的不雅照片一拨拨出现在网络上,只不过照片主角换成了平民,有人称其为平民版“艳照门”。
“艳照门”当事人的行为虽然不妥,但网络舆论显然也涉嫌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体现出人们的“窥私欲”心理严重,同时也极有可能催生出一条以满足“窥私欲”而获利的利益链条,其对青少年的影响尤其令人担忧。要解决这些问题,单靠道德自律是不行的,需要切实加强对网络不良信息的监管能力和处罚力度。
7、搜索黑幕
将近年末之时,互联网又曝出了一大黑幕——百度竞价排名事件。自央视曝光在百度搜索引擎上排名前位的医疗机构网站违规,百度存在因商业利益靠竞价排名来操纵信息的行为之后,其面临巨大的诚信危机。
9月,随着三鹿“毒奶粉”事件曝光,一家广告公司为三鹿进行危机公关的提案被贴到了网上。提案希望百度删除三鹿的负面新闻、搜集竞争对手的负面资料等,而百度将从中得到自然年度300万元广告费的回报。虽然百度不予承认,但是有细心的网友在百度和谷歌的搜索对比中发现,百度进行人工屏蔽的行为明显。
探究搜索引擎的实质,就是靠大众的点击量形成具有公信力的网络排名,这时点击量的含义不再仅仅是一个数字,而是可引导人们消费行为的指向标,所以它才会被百度所利用。不论是危机公关还是竞价排名,都是百度在利用网民对搜索引擎的依赖,来为自己牟取利益。其收获,或许是巨大的,不过一旦被发现,其结果则是毁灭性的。百度的危机公关及竞价排名事件,给有类似行径的企业敲响了警钟。
8、网络广告
比尔·盖茨在6月27日宣布退休这一天称:“微软最大的失败是没能预见到科技产业的变化,如网络广告的增长。”针对微软以446亿美元并购雅虎,著名广告发行商BurstMedia公司首席执行官JarvisCoffin说:“440多亿美元报价,就是对网络广告市场非凡能量的一个伟大证明。”
在拥有2.9亿网民的中国,如此庞大的受众群体的价值,还未被充分挖掘。数据显示,国内互联网70%的用户年龄在30岁以下,对于大多数消费行业的广告主来说,网络营销会更有针对性。而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低成本高成效的网络广告将更加受到广告主的青睐。
网络广告业无疑是一块“大蛋糕”,但巨大的契机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每当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商机,就会有竞争者蜂拥而至,进而导致过度竞争。谁能获胜,取决于谁能不断占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9、口碑营销
口碑营销是通过购买者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将商品的正面信息传递给家人、朋友或同事等,从而促使更多的人来购买某一产品,因此形成了一种高效的信息传播手段。
由于上述优点,口碑营销纷纷被各大中文社区、论坛所采纳,用于进行网站推广、品牌推广等。但是,随着今年网络上多起恶意攻击企业的新闻真相被曝光,网络口碑营销的现状已经越发令人不满。一些被称为“网络打手”的营销团体打着“口碑营销”的名义,暗地里充当着企业间恶意攻击的操作者,如娃哈哈被强购、奇虎360安全卫士是流氓软件……近期,许多中文社区和论坛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明确提出对这种“口碑营销”的抵制,并进行网站自律。
口碑的本质虽然是一种广告信息,但不能凭空制造和歪曲事实,它需要综合利用并激发消费者自己参与,才能获得公信力,达到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