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本后势看俏,将超越现行的一般笔记本电脑,低价这个大优点,让上网本的市场发展非常迅速。”高通的CEO Paul Jacobs如是说。
“上网本只是一个低成本、功能有限的设备,并没有什么激动人心之处或可能产生大规模的营收,随着时间的推移,上网本的概念将逐渐消失。”AMD的CEO Dirk Meyer如是说。
——多有趣,世界两大知名芯片制造商的CEO对上网本的观点居然大相径庭!在终端市场这个圈子内,可能没有哪个产品像上网本一样,如此饱受争议又如此热销。但无论如何,“上网本”当之无愧是近期业内最热门的一个词汇。这个新生事物,在问世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就将通信运营商、PC厂商、整机企业、配套企业甚至是渠道商紧紧地绑在了同一个产业链上。这个方兴未艾同时又前途未卜的市场,无论它的未来是光明或黯淡,都注定要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是否会遭遇发展瓶颈?
作为上网本的“带头大哥”,自从华硕在2007年11月以“易学、易玩、易携带”的口号推出第一款Eee PC之后,上网本这一概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引用。这个定义不明确、定位不清楚,处在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之间的“夹心饼干”,到了2008年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上网本的出货量达到1500万台,约占整个PC市场的5%,笔记本电脑市场的10%。在国内,去年一年,上网本的销售量也达到了250万台左右,而且,这种强劲增长还有愈演愈烈之势。据IDC预测,今年上网本的销量将激增到2000万台,约占笔记本电脑市场的13%。
这些数字着实令低迷的PC产业振奋不已。然而光芒背后,上网本是否有足够的成长空间,是否能够不断进行自我的完善和优化?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MID、UMPC的夹缝中,上网本能否一枝独秀?其实,经过近两年的市场检验,上网本已经暴露出自身的一些问题。曾有网友戏谑列出上网本的“七宗罪”,比如说屏幕太小,需要上下左右拖动进度条浏览整屏内容;比如键盘太小,经常会按错键;比如处理器的性能太低,无法支持多个程序同时运行;比如电池的续航能力太差,出差旅行不方便,等等,这些缺陷恰恰反映了上网本的尴尬。上网本的初衷是为了满足用户方便携带、随时上网的需求,因此采用小型化、低能耗的设计,这正是导致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但是对用户来说,在满足了“上网”需求之后,又希望能在上网本身上得到接近常规笔记本电脑的使用体验,如网上冲浪、听音乐、运行复杂的办公软件、网络游戏。如果制造商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开发尺寸更大、功能更强的上网本——事实上已经有厂商这么做了,12英寸屏的上网本已经面世——那么,上网本就真如有的专家认为的那样“只是笔记本电脑的一个细分市场”。另外,如今上网本的同质化竞争也越来越严重,从硬件、软件的配置到外观的设计都基本相似,未来的路怎么走,还是一个未知数。
能否与3G完美结合?
也许是偶然,也许是注定,上网本正赶上3G在中国的热潮。有了通信运营商的加入,上网本市场平添了更多的遐想空间。由于3G时代的高速率,国内电信企业纷纷将移动宽带作为3G的发力点,而便携性与上网功能正是上网本的最初诉求。可以说,运营商给了上网本一个新的定位——移动宽带数据业务的承载终端。本月15日,中国移动正式发布29款G3上网本;16日,中国电信在天翼3G发布会上也宣布,推出的100款3G终端中就有20款上网本。
联想的一位内部人士认为,运营商无论是在品牌、营销能力还是资金补贴能力方面,都有很强的优势,一旦运营商下决心推广某类产品,势必能非常强势地影响消费者的购买。的确,随着3G网络覆盖范围的越来越广、资费的不断下降,运营商纷纷将上网本当作3G的发力点。事实上,上网本在欧洲的热卖,运营商功不可没。2008年上网本市场的领头羊华硕就与T-Mobile、TNT等运营商达成合作。4月初,美国第二大电信运营商AT&T宣布将推出内置3G服务的定制上网本,亚特兰大地区的用户只要付50美元并签署两年每月不低于60美元的无线宽带服务合同,就可以拥有一款零售价为250美元的上网本。在这种制造商与运营商的合作中,通过电信业务与上网本的捆绑,上网本的价格优势更加凸显,而3G模块的内置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网本同质化竞争问题。
不过,这种合作模式是否能带来共赢:一方面为运营商带来效益,另一方面促进上网本市场的理性、持续发展,依然需要打一个问号。其实,上网本得到运营商的“宠爱”,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目前3G手机市场还正在酝酿,相比而言,上网本是一个较成熟的移动终端,但是也要看到,和手机相比,上网本更加复杂,不仅需要无线网络的支撑——这一点国内几大运营商还正在努力完善和优化网络,而且,售后的配套服务也需要更多,比如上网本内置3G模块出现硬件问题,应该由谁来负责,这是直接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上网本或许真的会沦落成为一个过渡产品。
最近,苹果要在第三季度推出上网本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的确,到目前为止,除了苹果之外,各大PC厂商纷纷涉足了上网本市场,甚至包括诺基亚和Google这样的内容提供商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更不用说还有一支庞大的山寨军团——上网本市场,已然是一派热闹的景象。然而,人人都做上网本,这个市场有没有隐忧?在未来的日子里,上网本能否吸引越来越多的粉丝,能否成为引领移动市场发展的产品,通信运营商能否真正主导产业链,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