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10/11/9 09:36

边“试点”边封杀?部门利益阻挠“三网融合”

新华网  蒋芳 谭剑

国务院推进三网融合试点总体方案下发后,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全国12个城市和地区,三网融合试点已全面铺开。

记者近日在部分省市调研时发现,在多年存在的体制“惯性”作用下,广电、电信双方互设“壁垒”的现象依然严重,一边“试点”一边“封杀”成为三网融合进程中的奇怪现象。一些业内专家认为,要解决部门争利,促进三网融合的健康发展,必须改革现有的监管体制,以监管层面的“融合”来促进产业融合。

广电边“试点”边“封杀”

明确试点城市和试点方案,业界均认为三网融合终于迈入了实质性阶段。然而,记者近日在调研中发现,边“试点”边“封杀”的现象却屡见不鲜。

继2010年2月9日广电总局发文叫停上海、广西两地IPTV业务之后。第一批试点城市名单公布后,广电部门又作出解释,凡是三网融合走在前面的城市和农村,只要不在这12个城市之列,已开展的IPTV业务都得被叫停并且还要受到查处。其范围包括大概包括广东、四川、河南、广西、安徽、海南、江西等地的许多城市和农村地区。

试点工作7月正式推进后,陕西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江苏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等机构,又先后对所在地区电信开办的IPTV业务进行了“大力查处”。记者在射阳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8月10日向中国电信江苏公司射阳县分公司发出的《关于立即停止IP电视业务商业推介及社会用户发展活动的紧急通知》上看到,责令相关责任方“立即停止在全县范围内开展IP电视业务活动,立即纠正已办理的IP电视业务违法行为,包括终止与用户签订的相关协议,拆除IP电视设备等。”

中国电信江苏公司总经理高同庆告诉记者:“江苏省只有南京市被列入了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但同样的节目源,同样的内容,南京市外其他县市的业务就‘非法’了吗?而且试点城市既然是首批,那么还可能会有第二批、第三批,现在又谈‘非法’、谈‘封杀’是在开倒车。”

中国电信监管事务部总监李如亮说:“直到近日,还有安徽等地的广电部门向上反映要求叫停本地IPTV,不断有地方电信公司向总公司打报告求助,有些地区甚至直接雇佣社会上的人强行拆除IPTV的设备,已经严重影响到正常业务的开展,400多万IPTV用户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一方面三网融合已成大势所趋,“双向进入”也进入实质操作阶段;另一方面“是否试点”却成为“双向进入”的一条“硬杠”,一些虽非试点城市却已有良好融合开端的地区频频遭遇广电部门“封杀令”。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令人费解。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正荣认为,三网融合必须对一些部门和行业利益进行必要的约束和规范。从目前的情况看,广电部门“封杀”非试点地区确有其政策依据,但其实背后的推手仍然是广电部门的垄断利益。

电信把控“出口”有线宽带用户越多赔的越多

在部分非试点地区电信IPTV遭遇封杀的同时。据部分试点城市有线运营商反映,反映广电进入电信的过程同样并不顺利。

黑龙江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贺钢告诉记者,目前广电进入电信的主要领域是宽带拉入服务,而在这方面,电信企业利用手中的垄断优势设置了重重限制。

“虽然国家政策已向全社会放开宽带接服务的限制,但实际上只要是广电来做宽带接入,就会遭遇到种种莫名其妙的障碍。”贺钢说,同样的设备、端口,电信企业租给其他宽带服务商价格可能只要几万元,但如果是广电企业去做的话,价格就要翻上几倍。

贺钢还透露,在电信企业内部、包括通信管理部门在内实际上已形成一个“潜规则”,只要是广电或带有广电背景的企业申请宽带接入资质,就肯定会遇到百般刁难。“不信你们(记者)可以去试试,百试不爽。”贺钢说。

记者调查了解到,在开展三网融合的12个试点城市中,绝大部分有线运营商均反映曾在发展宽带业务时遭遇到电信企业的打压。即使在上海、深圳等有线宽带用户数量较大的城市,有线运营商们也反映,由于受带宽和出口租金等因素限制,有线发展宽带业务再多,也只是为电信企业“打工”,用户发展得越多赔钱越多。

深圳广电集团总工程师傅峰春认为,广电有线发展宽带业务遇到障碍的根本原因在于“双向进入”开放并不彻底。在电信向广电开放的业务中,广电真正能做和想做的是宽带业务,但目前宽带接入的国际出口仍把持在电信手中,网间结算价格也是由电信说了算。

傅峰春告诉记者,深圳广电早在2005年有线网就拿到了经营宽带业务的资质。2005年宽带用户一度发展到了25万,但现在虽经过了五年的发展,用户数量却反而萎缩到了十七八万。2005年时,深圳电信宽带用户也只有50万,现在却发展到了200万以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关键还是我们在出口上受制于人。”傅峰春无奈地说。

部门利益阻挠“融合” 专家呼吁“统一”监管

业内专家认为,三网融合总体方案虽然明确了“双向进入”的政策趋势和整体框架,但并没有解决部门垄断利益所形成的体制弊端。一方面,不同的运营实体背后有不同的主管部门,而不同的部门之间利益诉求也各不相同;另一方面,三网融合在监管上面并未实现先融合,监管仍是分业监管,而“分业监管”必然会造成“屁股指挥脑袋”的现象。“开倒车”现象背后的原因正在于此。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杨培芳说,我国在三网融合问题上十多年来政策屡出屡变,如此跌宕世所罕见。发达国家多是先修法律,再行融合,而我国《电信法》起草几十年,多次胎死腹中,至今依然出台无期。杨培芳认为,部门条例相互冲突是造成政策跌宕的直接根源。类似广电的情况还有铁路、电力等强势部门,垄断集团利益超过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若不彻底改革,难以服众。“落实在三网融合上,只有部门利益必须尽快收场,融合才能有可能获得实质性的进展。” 杨培芳说。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正荣认为,就三网融合目前的推进状况而言,当务之急是打破垄断,做到业务的真正交融。首先,三网融合过程中的硬件和软件准入门槛要放低,应允许更多的企业参与到三网融合的上下游产业竞争中来,而不是形成新的垄断。其次,国家应对部门行业利益上做一些规范和约束,不能让一些部门和行业打着“信息安全”或“行业保护”的幌子行垄断之实。

此外,胡正荣还建议国家借鉴发达国家三网融合经验,尽快成立统一的三网融合监管机构。胡正荣介绍说,在2003年之前,英国涉及电信、互联网、媒体等管理部门也有五六家,和中国一样分行业管理,部门之间、行业之间的利益纠葛很复杂。但英国政府在三网融合过程中,成立了OFCOM(英国通信管理机构),这个机构隶属英国媒体体育文化部,在政府权之下统一对全国电子信息、电子媒体类进行管理。结果证实,统一的监管有利于破除部门利益,大大地加快了英国的三网融合的推进过程。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