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09/7/23 10:55

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的必要性与优势

广播电视信息  国家广电总局无线局 杨玉龙

当今世界,信息化网络化是现代社会显著标志之一,而广播电视数字化则是信息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数字电视以其高清晰、高保真、低能耗、抗干扰、频道利用率高、功能多样性以及保密性好等多重优点,受到业者和受众的普遍推崇。因此以有线、卫星、地面数字电视为先导的广播电视数字化得到各国政府和市场的推动得以迅猛的发展。

表1列举了截止到2008年部分国家地面数字电视(DTT)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的地面数字电视(DTT)覆盖率已分别达到99%、98.5%、90%、85%和84%,五国政府新制定的关断模拟电视的时间分别为2009、2012、2010、2011和2011年。目前,在发达国家数字电视的渗透率多已超过50%。我国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十分重视数字电视的发展进程,给予大力的支持与推动,虽然我国数字电视起步较晚,尚存在诸多的问题,但整体上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本文重点就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的必要性和政策、市场优势谈一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表1

一、数字电视是数字信息技术与现代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结果

数字电视是高科技的产物,数字电视是指电视节目的采集、制作、编辑、播出、传输、接收的全过程都采用数字技术。与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在技术上具有以下优势和特点:

(1)、清晰度高、音频效果好、抗干扰能力强。数字电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出现噪声积累效应,几乎完全不受噪声干扰,电视信号的强度衰减与失真度很低,电视画面十分逼近演播室水平。数字电视的音频效果很好,支持五声道的杜比数码(AC-3)5.1环绕立体声家庭影院服务;

(2)、数字频道数成倍增加。基于现有模拟电视频道,可同时传输6-8套DVD质量或15-18套VCD质量的数字电视节目。如全部采用数字电视技术传输,可同时传送大约200套DVD质量或500多套VCD质量的电视节目。电视频道资源利用率高,可完全满足用户自由收看电视节目的个性化要求;

(3)、数字业务功能极大拓展。随着有线电视传输和用户接收的数字化,以前模拟方式无法提供的服务都将成为可能,如电视网站、交互电视、股票行情与分析、视频点播等,电视互动数字新业务的开展将变得更加容易;

(4)、数字电视信号容易加密,保密性好,便于采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总之,数字电视替代模拟电视的趋势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

1、发展数字电视是数字信息时代的要求

自20世纪30年代至今,模拟电视已经走过了70年历程。模拟电视在传播方式上的局限要求必须进行新技术变革。当前全球数字信息和网络技术不断突飞猛进,电视接收观众不再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被动接收”,而需一种交互式、个性化、更自由的视频互动娱乐方式。这要求数字电视采用先进数字图像信号压缩技术、数字信号误码保护技术等,以实现电视图像质量的高清晰度;频谱资源的短缺要求数字电视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节省频率资源,增加电视频道数及电视节目数,降低了传输成本。数字电视具有如此多的优势,这为我国由电视大国发展为电视强国,为我国广播电视事、产业的繁荣进步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发展数字电视是数字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

2、数字电视是广电事业发展和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

数字电视不仅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广播电视事业和产业,同时也具有关联带动效应,带动相关数字信息产业的发展。数字电视发展也将推动广电行业的变革,打破原有的事业形态。截至目前,全国省级广电部门有12个广播影视集团(总台)按照市场化的模式来运营,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有线电视产业化的基础和市场条件已经具备,产业化正在起步,中国有线网络现拥有国家光缆干线4.1万公里,省级干线10万公里,地市光缆50万公里和用户分配网300万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有线电视网络。有线电视作为广播电视数字化的切入点必然会形成新的事业、产业格局,并带动广播服务业和网络运营业、媒体制作与节目内容提供业,还可拉动广播前端设备及测试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如芯片开发设计和生产、大量软件的开发及门类品种繁多的配套件工业,推动用户机顶盒、显示器及接收一体机等消费类产业。生产数字电视机和机顶盒解码器必然带动新型元器件制造与研发产业发展,如数字电视机专用集成电路(IC)、显示器件及其他配套零部件和嵌入式软件等。由此可见,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是数字信息产业又一新的产业增长点。

3、发展数字电视是广播电视受众和市场发展的必然需求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广播电视的受众需求日益高涨和多元化,点对面单一模式的模拟电视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和文化需求。模拟电视改为数字电视信号播送,不但能为电视用户提供全业务、多层次的高清晰度的数字电视信号,满足当今不同领域、不同阶层、不同家庭与个体用户不同的精神文化的固定与移动、单向与交互的多元化、个性化服务,同时也为广播电视市场提供新的发展契机。接收数字电视信号的数字电视用户必须更换购买数字电视或购置与原有电视机配用的接收数字电视信号的机顶盒解码器。一台电视机一般按10年的平均寿命计算,如果从2003年开始试播数字电视广播算起,10年时间全部过渡到数字电视广播,用户拥有的电视机每年按10%的淘汰率更新,30%的电视用户更换数字电视机,70%用户购买机顶盒,每年数字电视机需求量约在900万台以上,机顶盒解码器的年需求量可达到1800万台左右,由此可给数字电视广播市场带来百亿乃至上千亿元的巨大市场潜力。

4、数字电视是一项信息化系统工程

数字电视是一个信息化系统工程,从电视节目的采集、制作到信号的发射、传输以及最终接收的全过程全部采用数字化,是整个广播电视事业链条的一次大变革。据统计到2008年底中央的广播电台、电视台采、编、播数字化率为90.03%和96.5%,地方33个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数字化率为81.77%和89.96%。广播电视节目传输业已基本实现数字化,只有发射环节的数字化相对滞后,这极大的提升了广播电视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平,提高了其技术手段和能力,也极大的推动了其信息化的进程,改变着广播电视行业的业务形态和分工。数字电视节目内容的广播传送采用数字信息传输网络,数字节目的接收是提供端到端的数字电视内容的一个过程。因此,数字电视的信息提供端和传输网络都将面临全面的建设和设备更新,信息网络建设的需求将稳定增加,这是一项涉及万户千家的数字信息化系统工程。数字电视与因特网结合,将各家各户与因特网连接到一起,大大加快了社会信息化进程。

二、我国数字电视发展优势

1、我国数字电视发展政策优势

数字电视技术发展初始就很受我国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早在1984年原电子部就开始立项研究。1989年,原国家科委成立了HDTV软科学研究专家组,为发展HDTV做预先研究。1998年9月中国第一套(国际第四套)高清晰度电视地面广播功能样机系统研制成功。1999年10月,利用自主开发的高清功能样机系统完成了国庆50周年天安门广场庆典的现场实况转播试验。自2000年以来国家设立了数字电视研发及产业化专项,重点研究和制定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数字电视标准。(数字电视产业化和应用推广试验,包括批准北京、上海、深圳3个试验区和2个测试实验室,批准立项系列产业化开发项目。)2001年11月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在全国13个城市率先开展有线数字电视的商业运营试验,2003年以有线电视为切入点启动了有线数字电视试点,到2005年开始引导有条件的地方进行数字转换和网络双向化改造、整体平移工作。2006年8月国家颁布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面数字电视国家强制标注(GB20600-2006)。同年国家广电总局根据《广播影视科技"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明确制定出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的时间表,按年份分为2005年、2008年、2010年、2015年四个阶段。以直辖市和包括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山东在内的东部城市为密集辐射点逐步推广到全国包括广大西部地区。2008年国办1号文件要求积极发展地面数字电视,要求必须按国标规范数字电视发展,广电总局积极推动并抓紧制定相关17项配套标准和进行频率规划。2008年6月中星9号直播星发射成功并进入广播电视“村村通”公益业务服务。至此,中国数字电视传输标准:有线数字电视(DVB-C)、直播卫星数字电视(ABS-S)、地面数字电视(DMB-T+ADTB-T+TiMi)、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已明确。因此,2009年国家提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其中电子产业振兴规划中明确将数字电视列入国家振兴规划。

2、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的市场潜力优势

就数字电视产业市场而言,我国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彩电生产国和最大的消费国之一,数字电视产业市场在我国更具有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市场发展潜力和优势。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国家的大力扶持、行业强势主导、社会积极参与已形成中国数字电视事、产业基础,前已述及,我国政府很早就开始组织各种力量联合进行数字电视技术攻关研究,积极关注和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发展动态开发出我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和自有品牌的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机;2.我国彩电产业自身优势。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生产国,出现了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和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和营销渠道的厂商,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数字电视相关设备的成本,这有利于加快消费者对数字电视的认知程度,缩短数字电视产业的起步周期;3.数字技术后发优势。数字电视在欧美地区已应用多年,技术上非常成熟,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我国在积极参与MPEG/JVT国际标准制定的基础上,提出并完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AVS。AVS是我国自主创新所构建的自主标准,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专利费;4.我国数字电视潜力消费群惊人。与欧美国家不同,电视仍是大多数中国人最主要的日常娱乐和信息来源,VCD、DVD行业的奇迹也证明了我国消费者对此类服务的旺盛需求和嗜好,因而数字电视未来在我国具有旺盛的有效市场需求。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