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信行业的迅猛发展,3G时代的到来,加速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上海CMMB收费,奏响移动多媒体产业的新乐章;IT技术的革新,宽带网络的普及,让愈来愈多的人们认识到三网融合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较近年来火热的CMMB而言,IPTV则相形见绌,直到前一段时间湖北黄石广电取缔IPTV,才使原本风平浪静的该领域又掀起了些许浪花。
但作为三网融合的代表性业务,IPTV的处境比较尴尬,虽然IPTV的发展已经历经6个年头,每年的增长率也达到100%,但由于基数太小,总体用户的发展仍显缓慢。
IPTV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艰难成长
IPTV发展缓慢的原因
三网融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广电与通信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在IPTV的经营上,与电视相关的内容方面有广电总局把关,而电信则专注于技术和互动网络的提供。
但事情还远没有这么简单,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广电与电信又竞争着同一批的用户,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够主导这一产业,在这一点上,广电看似尤为突出,黄石的IPTV停播与曾经沸沸扬扬的“泉州事件”,都是广电通过对内容的控制达到掌握本领域的目的的有力证明。殊不知,电信运营商的暗战策略实在是高,与一直端坐在衙门里的广电相比,参与市场化多年的电信一定对IPTV的运营有着更深的研究,他们知道该如何把主动权导向自己。
IPTV发展缓慢,光靠广电和通信的明争暗斗还不足以造成当前的局面,而且各大运营商似乎也觉得当前与广电合作或是明面竞争均不是上策,于是近些年各大媒体的注意力都被通信运营商转移到3G上面,也许是真的对IPTV投入不足,也许是为了在乱战中造成一种错觉,高明的通信运营商一定会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过于低调,也是造成IPTV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IPTV怎样才能快速发展?
不管怎样,IPTV作为一个广为大家看好的大项目,还是要发展下去的,它的方便性、互动性与个性化能够迅速抢占传统电视的市场。
目前,在我国的华东地区,IPTV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去年我国IPTV用户达到260万户,这其中大部分都来自华东地区,上海的IPTV用户更是以接近百分之三百的速度高速增长,成为了该领域市场的一个成功范例。
分析“上海模式”,不难看出,广电与通信合作紧密,分工清晰明确,优势互补,运用灵活的市场机制,走科学的市场化发展道路。
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借助广电与通信的各自优势,高效运作,并不一味的争夺用户,而是想办法扩大用户群,“上海模式”告诉大家,这才是明智之举。
关于IPTV的发展,我们知道,去年年底的江苏扩容,中兴通讯成功阻击了华为,而在广东市场,华为依托自身的优势,继续牢牢的把握市场。两省也各自成为两个厂家的发展根基,彼此呼应,产业互进。
这毕竟是件好事,IPTV之间有了良性竞争,形成互相促进的局面,然而用户期望看到的是能有更多的企业进入到IPTV的领域中来,与中兴华为形成三足鼎立,甚至是群雄争霸的局面,那会对此领域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由IPTV上升到三网融合,广电部门的市场垄断反映出其缺乏有力的管理机制,这样的三网融合必然导致监管出现“三网”之间的无监管地带,“三网”各自为政,互不相管,这与三网融合精神背道而驰,而且也会造成无监管地带的遗漏建设或是重复建设,浪费资源,费时费力。所以在信息时代,更应该注重沟通。广电网、通信网、互联网之间紧密联系,融合到位,不仅能节约成本,更能促进IPTV的发展。
结语
不容否认,IPTV是促进三网融合的有力突破口,而华东地区的IPTV高速发展,正为三网融合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然而全国的三网融合要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毕竟华东只是一个地区,其他城市绝不能盲目效仿“上海模式”。
不管IPTV的今天发展进程有多么曲折,它所代表的互动终将是电视产业发展的未来,广电在逐步走向数字电视互动时代,在电信全业务竞争、固网宽带提速的背景下,随着电信的重组完成,一切迹象都预示着IPTV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加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