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移动电话用户数量一直稳步增长,而固话用户却急骤减少,大有被移动电话取代之势。不过,今年一季度这一现象得以扭转。根据中国联通近日发布的今年首季业绩报告显示,其固定电话用户数量破天荒地实现了增长,新增22.3万户。对此,电信专家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四大因素使固话无法被移动电话取代。
固话用户不减反增
长期以来,移动电话不断高速发展均造成对固话用户数量的蚕食,造成号称“移动电话替代”的现象。根据最新公布的数字,我国电话用户首次超10亿,不过固话用户持续减少。其中,今年1至3月,全国累计净增电话用户2360.7万户,总数达到100564.1万户,突破10亿户大关。不过,固定电话用户减少549.5万户(其中包含小灵通用户417.7万户),固话用户总数量为3.35亿户;移动电话用户增加2910.2万户,达到6.70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数将近固定电话用户的两倍。
不过上周,中国联通公布的3月份运营数据却格外引人注目,其固定电话用户居然顶住了长期以来移动电话对固话的冲击压力,新增22.3万户,总用户则高达1.0917亿户。
增长只因四大因素
为什么联通固话能顶住“移动电话替代”的压力实现增长?接受记者采访的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认为这得益于四大因素。
“首先,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是各有优点,因此从长期来看,移动电话并不能替代固定电话。”曾剑秋表示,固话和移动电话是互相补充,移动电话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当通话质量不佳的时候,就只能通过拨打固定电话。
其次,曾剑秋认为,固定电话增长很可能得益于FMC业务的发展。所谓FMC(Fixed Mobile Convergence),是指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融合,基于固定和无线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提供通信业务。比如此前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将小灵通业务与固定网络捆绑的操作,都是非常好的FMC业务。FMC体现了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两者的互补,以及业务上的进一步丰富。
针对中国联通在今年首季度不但实现了移动电话,甚至实现了固定电话的双增长,曾剑秋认为第三个因素是,长期以来的移动电话替代固话在近一两年来已经渐渐停滞下来。不少撤了固话的用户,又重新发现固话的种种优点,重新安装起了固话。
最后,曾剑秋表示,固话用户回升另外一个因素是本来我国的固话渗透率就很低,不到40%,因此普及率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因此随着离网率的下降和新用户的增加,固话用户数量不可避免的增加。”
后续能否增长待观察
不过,也有业内专家认为固话数量下滑是否已经进入尾声依然要看下一季度数据。“增长数量还很少,还看不出扭转的迹象。”知名电信观察家项立刚(博客)向记者表示,单纯透过某一季度的数据较难作出判断。项立刚认为,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假期繁多,中国联通又忙于重组和3G发牌相关事务,并未作出大规模的推广,因此这20多万的固话用户为何在没有做出太多努力之下就能实现是值得探究的。
“我认为这甚至是从小灵通用户中转过来的,毕竟是小灵通用户减少了400多万,不排除是部分将用户转为固网了。”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不少用户都将8位数字的小灵通视为临时的家庭电话,因此不排除这些用户在新居所彻底安居后,重新选择新增固话作为家庭电话。
固话收入一季度
下降超一成
上周四,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发布了《2009年3月通信业运行状况》,其中显示,长途电话业务收入和固定本地电话业务收入在今年一季度均下降超过一成,分别比上年同期减少15.3%和12.0%。
工信部数据显示,2009年1~3月,长途电话业务收入和固定本地电话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别减少15.3%和12.0%,在电信主营业务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了2.31和2.88个百分点。而移动通信收入和数据通信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4%和7.7%,在电信主营业务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比上年同期分别上升了4.53和0.6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