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早在2008年3月我国IPv4地址拥有量已经从世界第三位跃升至第二位,仅排在美国之后。虽然我国IPv4地址数量近年保持30%以上的高增长率,但网民增长水平超过了IPv4地址的增长水平。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IPv4地址资源的网民万人拥有量与2007年12月相比,减少了191个。
与此同时,全球IPv4地址面临着即将耗尽的严峻局面,截至到2008年11月,全球仅剩36块/8地址资源可供分配。按照每年15%到20%的分配速度进行趋势外推,预测IPv4地址资源将于2011-2012年问全部耗尽。我国人均地址占有率低,互联网发展速度快,将首先受到地址耗尽带来的冲击,影响我国互联网的可持续发展。
IPV4地址短缺问题直接促成了世界各互联网发达国家对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发展和应用,要求更大的协议地址空间。如GENI、FIND计划等,其中,以IPv6为核心技术的NGI计划处于领先发展地位,IPv6协议提供128位IP地址,能够有效解决IP地址短缺问题。然而,目前我国IPv6的地址资源现状十分严峻,已经严重落后,与IPv6资源前列国家的差距十分明显,仅在亚太地区,就远远落后于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
本文总结了我国IPv6地址资源申请、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互联网的重要发展时机和发展机遇的角度出发,分析了IPv6地址对于我国提高全球互联网领域的技术、网络和信息化产业国际地位的影响,以及我国IPv6地址申请的紧迫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各IP地址资源申请组织和机构,以及政府管理部门未来的IPv6地址资源申请机制、应用机制和管理机制。
1 我国IPv6地址资源现状
(1)我国IPv6地址资源差距明显
图1是全球主要国家IPv6地址分配比例。
图1 全球主要国家IPv6地址分配(/32)
截至2008年12月24日,我国拥有57块/32 IPv6地址,占全球目前已分配地址的0.04%,小于11月的0.08%,位居第16位,与排名靠前国家的差距十分明显,巴西和美国的拥有量是我国的1133和255倍,日本是我国的143倍,韩国是我国的l07倍。IPv6地址拥有量排在前十位的国家占有全部地址的97.5%,其他百余国家共同拥有剩余2.5%地址空间。比11月底多0.5%,表明全球IPv6地址资源数量分配不均的状况在逐渐拉大。
图2 我国与巴西IPv6地址分配对比
图2根据我国目前的IPv6地址申请分配速度,预测了我国至2012年我国IPv4地址耗尽时,IPv6/32地址块数量约为250块。这一数字将远小于巴西目前65728块/32地址,仅为其当前拥有量的0.38%。未来我国IPv6资源差距将不断扩大,这与我国互联网大国地位严重不符,而3G等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飞速发展将带来更多的地址需求,地址资源的差距将制约我国未来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和互联网国际地位的提高。
(2)产业链主力的lPv6资源拥有量过少
表1 我国IPv6资源拥有机构分布(2008年12月)
从表l中可以看出,CNNIC作为我国地址和域名资源服务管理机构,拥有我国最多的IPv6地址;BII作为我国首家“全球IPv6 Ready测试中心”,占据了一块/28的地址,是目前我国一次分配所获得的最大IPv6地址块;CERNET作为我国IPv6项目CNGI的主要参与方,拥有次之数量的地址;而作为IPv4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三大运营商和政府研究机构,总共仅拥有8块/32地址,中国电信的IPv6地址仅比平顶山煤矿集团计算通信中心的拥有量多1倍。这表明,我国运营商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IPv6地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付诸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