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08/6/24 13:18

IP-VPN牌照落地 打破虚拟运营魔咒

通信产业报  李昕

2008年1月24日,中企通信网络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中企通信)获得首张全国性“因特网虚拟专用网业务经营许可证”(以下简称IP-VPN牌照);2月26日,深圳南凌科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凌科技)成为得到这一牌照的第二家增值电信业务运营商

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信息产业部接连颁发了两张IP-VPN牌照,这是否意味着今后将有更多的申请者得到这一牌照?当记者向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询问时,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

先行者抢占先机

尽管基于MPLS的VPN技术不断成熟,降低了IP-VPN业务的门槛;牌照的发放为更多企业进入IP-VPN服务市场提供了可能。但在历经多年发展,IP-VPN市场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尚待开发的处女地。大多数跨国企业和跨地区经营的国内企业或自行搭建了VPN网络,或采用了电信运营商的专线业务。

“IP-VPN服务带有很强的运营性质,需要一定的积累,先期进入这一领域的专业服务商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经验上都有了一定的领先优势。而新进者不得不在一开始就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并要在一段时期内,承担前期网络投资收回的压力。”中企通信产品市场部总监胡剑文对记者表示。

尽管如此,对于那些拥有丰富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的专业服务商来说,必然需要像IP-VPN这样能够带来高收益的业务,同时IP-VPN服务市场巨大的增长潜力必然会吸引更多的新进者。

根据诺达咨询预测,2008年IP-VPN服务市场收入达19.6亿元,总用户将达到35500户。其中,政府、流通行业及国际化企业和跨区域经营型企业将是开展IP-VPN服务的重点领域;未来,中小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对信息化需求的增长,也会成为IP-VPN业务发展的潜在推动力。

“现在并不是没有市场,只要能琐定目标客户群体,IP-VPN业务能够带来的收入还是非常丰厚的。”南凌科技副总裁侯刚认为,南凌的当务之急是要在更多的专业服务商拿到牌照进入这一领域前,确立自己的市场优势。

“IP-VPN强调的是端到端的服务,南凌科技则是要利用VPN,将自己在电信和IT领域的优势结合起来。”在侯刚看来,拥有丰富的IP和IT专业服务经验,及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是南凌科技最大的优势。

据侯刚介绍,从2007年开始,南凌科技就对后台支撑体系进行了优化,并配备了相关技术人员。目前南凌科技正在基于专业规划院的设计,租用多家电信运营商的光纤及传输资源,在原有网络基础上扩建一张在全国拥有30~40个节点的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中企通信和南凌科技一直在与思科和用友等厂商接触,计划为一些跨国公司和跨地区经营公司提供标准化的服务。这不仅是因为思科拥有领先的MPLS技术,更重要的是其在全球拥有大量的跨国企业资源,而通过IP-VPN服务商可以使这些企业享受到统一而标准化的服务,例如统一通信。“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网络设备厂商选择与IP-VPN增值业务提供商合作。”侯刚认为。

实际上,除此次拿到IP-VPN牌照的中企通信和南凌科技外,中信网络、东方口岸等一些专业服务商也一直在积极申请IP-VPN牌照。而这些企业从2003年参与信息产业部开展的包括IP-VPN在内的三项一类增值电信业务商用试验开始,就涉足到了这一领域,并通过商用试验积累了一定的用户资源和服务经验。

离虚拟运营还有多远

“IP-VPN牌照的发放意味着我国将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虚拟运营商。”诺达咨询首席顾问琚建平认为,随着牌照的发放,更多专业服务商将以合法途径进入固网虚拟运营领域,并将对传统电信运营商构成威胁。

根据诺达咨询对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目前,IP-VPN已经成为部分固网电信运营商业务收入增长最快的业务,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铁通三家电信运营商占据了IP-VPN服务市场3/4左右的份额,而专业服务商的市场份额不足1/4。

尽管专业服务商拥有长期服务行业和企业客户的经验,并掌握了一定的客户资源和网络资源,与电信运营商相比,其在市场拓展和业务提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服务也更加灵活、简便,但牌照的缺失却制约了专业服务商的发展。

“对于VPN业务有需求的企业非常看重服务提供者是否持有正规的牌照。”胡剑文认为,拿到信息产业部颁发的正式牌照,使得中企通信这样的专业服务商可以放弃监管顾虑,加快市场拓展的步伐。

“现阶段专业服务商的规模和实力虽然都无法与一些国内基础运营商比拟,但依靠敏锐的洞察力和贴近用户的专业服务,仍然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未来一段时间内,中企通信仍会应目标客户锁定在一些高端企业客户的身上。”在胡剑文看来,这样的市场定位并不会对电信运营商的专线业务及VPN业务构成直接威胁。

而拿到另外一张IP-VPN牌照的南凌科技,同样也将主要目标锁定在物流、分销、制造等对网络需求及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客户身上。“由于IP-VPN服务商通常需要与用户签署SLA协议,对于网络的安全性、扩展性、可靠性及QoS保障要求很高,在这方面虚拟运营商具有明显的优势。”

此外,由于新的《电信业务分类目录》将电信业务分为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两大类,但目前只有六家国有电信运营商可以经营基础电信业务,因此很多人都认为属于一类增值电信业务的IP-VPN业务,将成为众多海内外运营商及虚拟运营商进入企业数据市场的最佳途径。对此,中企通信和南凌科技都表示还要进一步等待政策是否允许。

显然,要成为英国维京这样的虚拟运营商,中国的专业服务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让市场更开放

“IP-VPN牌照的发放对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琚建平认为,牌照发放对虚拟运营市场将起到规范作用,有利于虚拟运营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而虚拟运营商实力的增强也会促使基础电信运营商改进业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

此外,他认为,牌照的发放是相关监管部门对没有牌照的企业进行规范的信号,说明其将加强对一类增值业务领域的监管力度,不排除将对没有牌照的企业采取限制运营的情况。

实际上,回顾IP-VPN的开放历程,并不平坦。第一张牌照的发放距离信息产业部2003年开始的商用试验,过去了近五年,距离其宣布正式开放IP-VPN业务,也过去了整整两年。

尽管从2004年以来,市场对于开放IP-VPN牌照的呼声就一直很高,但信息产业部对于包括IP-VPN在内的增值电信业务上一直持谨慎态度。而在大多数业内人士看来,“市场开放后,专业服务商将对电信运营商构成直接的竞争和威胁”,无疑是阻碍专业服务商获得IP-VPN牌照的最主要原因。

尽管电信行业的特征决定了一定程度的垄断存在有其必要性和积极意义,在准入上设置一定门槛有助于IP-VPN市场的良性发展,但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产业的繁荣需要更多的参与者。

“IP-VPN服务对运营商的专线业务有一定的冲击,必须有外力的推动,才能把这个市场做起来。”胡剑文认为,IP-VPN牌照的发放对市场会有很大促进作用。

而同济大学法政学院的汪洪涛教授认为,IP-VPN业务运营的放开是电信市场发展的必然。为了规范电信市场的竞争秩序,政府监管部门需要完善监管措施,以保证市场的有序运行。而“目前的问题是,电信监管部门要在条件方面形成清晰的标准,并在审核过程中真正做到程序明确、过程公开、细节透明。”

实际上,从全球范围来看,为消除市场准入障碍促进竞争,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对许可证制进行了改革,或增加许可证的数量,或改为融合式的许可证体制,甚至取消许可证。

2008年是我国对WTO承诺开放增值电信业务的最后期限,电信监管部门将何去何从?

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