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未来移动互联网走向"共融"的趋势将越发显现,布局终端、应用、系统等多产业链环节运营的模式将成为最具赢利能力的商业模式。
2009年3G启动后,中国的移动通讯产业的发展进入爆发期。网络升级,谷歌苹果推动智能手机销量翻倍,平板电脑受到追捧,移动应用商店如雨后春笋般出,"愤怒的小鸟"火遍大江南北……
作为移动通讯产业的主要的部分--移动互联中商机不断。移动游戏、移动阅读和LBS服务等领域成为投资热点,移动互联的产业结构与商业模式也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
产业格局日趋多元
进入3G时代后,足够的网络带宽为多样化移动应用的爆发提供了条件。诸如移动阅读、手机游戏及移动电子商务等热点应用都获得了突破性的发展。移动电视和位置服务的发展也渐入佳境。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移动互联网收入规模在2010年达到了633亿元,环比增长60%以上,相比2008年更是增长了200%以上。基于3G数据业务的应用内容,已经成为中国移动通讯产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特征。
中国移动互联的产业格局因此走向转变。为争夺主导权,终端厂商、移动开发商和互联网厂商等产业参与者基于应用商店等模式展开跨界竞争。电信运营商在产业链中的主导权减弱。整个移动通讯产业发展日趋开放和多元,为新进入者提供了众多切入机会。
技术革新 主宰生存
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是移动通讯的基础,也是用户接入网络的第一入口,更是决定用户的移动互联体验的至关重要因素。而在进入3G时代以后,移动应用和内容的暴增使得移动终端的价值由语音通讯产品向信息平台转移,能够承载较多内容的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手机已成定势。这种转移下,终端厂商的传统一次性终端销售模式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通过建立应用商店等方式发展"终端+内容+服务"的全新商业模式将是未来根本的发展路径。
另外,对终端厂商来讲,设计、新技术与移动应用内容组合将有很大的价值待发掘。时下火热的3D显示技术+3D娱乐应用被认为是移动娱乐的新焦点。由摄像+GPS功能的组合将会催生各种基于LBS创新应用。包括光,声和重力在内的各种移动感应模块衍生出了"超级猴子球"等的移动终端特色应用。如何把握这些基于移动特性的技术与应用革新趋势,将是移动终端厂商未来生存的关键要素之一。
应用商店仍受追捧
苹果的应用商店模式诞生是移动互联网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应用商店构建起了应用到终端的桥梁,按照系统、终端品牌等方式将应用进行细致分类,同时缩短了应用开发者和用户的距离,是建立"应用+终端"生态系统的纽带。
对移动互联的上游,应用商店不断改进的分成模式带给内容提供商及应用开发者更多的盈利机会。未来应用商店间的竞争会增加上游玩家的议价权,同时给内容提供商和应用开发商更多的选择。而在产业链下游,应用商店缩短了用户获取应用的进程,同时也增加了用户对运营商、终端厂商的忠诚度,极大的调动了产业链参与者的积极性,促进了多样的移动应用内容普及。
继苹果App Store之后,移动MM、联想应用商店和安卓电子市场等应用商店如过江之鲫般出现。终端厂商、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和电信运营商三大阵营各有特色,竞争激烈。应用商店模式在一定时间内还将倍受热捧。统治中国移动互联市场数年的"移动梦网"模式已经慢慢淡出历史舞台。
用户需求商机无限
随着3G网络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应用商店模式的崛起,用户对于移动应用的需求也被逐渐激发。在这个过程中,满足用户商务、生活及个性化需求的移动应用在未来存较大市场空间。
目前,以手机游戏、手机音乐、手机阅读为代表的移动娱乐处于发展前沿。用户需求预计会率先引爆,成为未来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进入移动互联网业务的主要战场。手机电子商务、手机证券和手机银行等商务生活类应用是融合线下和线上一体化的入口,现在处在发展前期,用户潜在需求明显。该类应用产业链长且复杂,预计将是新大型企业的诞生的沃土。
而位置服务、移动医疗和移动教育类应用,满足了用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虽然用户对这类应用的需求较为分散,但用户粘性却很高,发展尚处在萌芽时期,还具有巨大的商机待挖掘。
"共融"趋势越发明显
移动互联的未来发展,还将逐渐呈现"共融"的特征。
首先应用和终端各自的发展趋于"共融"。终端方面,类似IPad和手机、电视和手机间的多终端互动将会明显增多。类似华硕变形平板和摩托罗拉Atrix手机类的融合性终端也不断出现,终端之间的融合发展路径逐渐清晰。各类移动应用方面的发展也不再孤立,LBS+SNS、网络广告+LBS、安全软件+应用商店等新的融合性应用模式将引爆移动互联的新价值点爆发。
其次,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移动互联参与者对移动互联网应用和服务体系的重视,促使移动互联网在市场发展初期就呈现了全面的产业链竞争的特点。移动互联网各个产业链环节利益相扣,互相间的可跃迁性使全产业链竞争成为必然。
未来移动互联网走向"共融"的趋势将越发显。而在这种趋势下,布局终端、应用、系统等多产业链环节运营的模式将成为最具赢利能力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