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所有人都为走出险境的联想舒一口气时,柳传志却宣布了与iPhone全力一战。
当所有人都认为5成是中国移动的市场份额底线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告诉观察者,42.5%,3G市场在上演完全不同的故事,中国移动的3G市场份额是否已经触底?
豪气满怀的柳传志期望能够在手机领域重现PC辉煌,中国移动的TD-SCDMA却依旧期待一针强心剂。联想期望利用3G实现自身在移动通信领域的正循环,中国移动却亟待走出负循环。回想起联想在2009年的绝地大反击,TD-SCDMA(以下简称TD)与中国移动同样需要如此。
在3G发牌时,由于TD成熟度的原因,将3G当2G卖,成为中国移动对于G3的最初战略。在初期网络覆盖欠佳、设备仍待完善的环境下,类似的选择无可厚非。
但是目前的环境已经改变,在2009年岁末,中国移动对外宣布,TD网络三期工程顺利完工,全国70%以上地市实现TD-SCDMA网络覆盖,其中东部省份100%地市实现覆盖,基站总数超过10万个,核心指标接近2G水平。
而在另一层面,消费者的态度也在悄然改变,根据统计,今年1-3月份,全行业新增3G移动电话用户483万户,增长36.4%,远高于2G移动通信用户增长速度。
环境在变,中国移动的战略同样应当改变。虽然“三不”(不换卡、不换号、不登记)政策最大程度方便了用户由GSM升级至TD,但是这种静悄悄升级的影响之一,却使众多用户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可以使用TD,让中国移动丧失市场。
在目前的市场下,相比于主打“互联网手机”的天翼或者背靠iPhone天然品牌优势的WO,中国移动的“G3”仍显单薄,加之3G当2G卖的策略,中国移动的3G已经处于品牌劣势。
现状是庞大的2G用户群,远景是制式更加统一的TD-LTE,对于近景的TD,中国移动过渡的脚步需要更加激进,更需要类似于联想的决战精神,毕竟对手已经敲响战鼓,TD同样应该“亮剑”。
相较之下,在网络覆盖逐渐到位的情况下,终端与业务或许可以成为TD的突破口。
在终端领域,“明星机”的缺失是TD目前在市场上号召力不足的最大原因,正因为如此,在开发能力受到局限的情况下,黑莓、Palm或者Droid都应当成为TD的选择,或许其销量难以支撑市场,但对于TD的品牌提升将会大有帮助。
对于业务而言,在用户仍旧斤斤计较的环境下,优秀单机业务匮乏同样是TD的软肋。在这一背景下,激活MM与加大定制机力度已经迫在眉睫。
对于运营商而言,以建网为主旋律的2009年更多的是3G的厉兵秣马,真正的竞争在2010年。面对远逊2G的市场份额,中国移动需要下一剂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