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09/5/21 09:59

在3G时代寻找新的定位

《青年记者》  卢文炤

业界对3G时代手机媒体的发展持有不同观点。对传统媒体而言,最重要的是不忽视3G可能产生的影响,在3G时代寻找新的定位。

3G成长之路还很漫长

中国的3G之路刚刚开始,现在还无法清晰地望到路的尽头。由于目前3G资费高、内容和服务不丰富、使用人群少、基站建设少、网络信号不稳定(如TD)等因素,3G还无法给人很好的使用体验。

而路的尽头到底会是什么样的?日本是3G发展最早也是目前发展最成熟的国家之一,从2000年发3G牌照,到2007年底,日本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已经是电脑互联网流量的4倍。移动互联网在日本已成主流。目前中国和日本的差距非常大,发展3G的路径也不尽相同,3G的未来如何还须边走边看。

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可忽视

变化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而手机媒体可能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容传统媒体忽视。

手机媒体用户一般只在空闲无聊、不能接触其他媒体的时间才使用手机获取新闻信息,手机媒体在未来是否只是一个补缺的角色?不容忽视的是,手机媒体对其他媒体有挤出效应。人的注意力、时间有限,在手机上用得多了,在其他媒体上必然就少。而且利用零碎时间了解了主要的新闻信息,就不必再到其他媒体上寻找了。一旦人们对从手机上获取新闻信息越来越依赖,对其他媒体的依赖就会越来越弱。

目前屏幕小是制约手机达到良好阅读效果的主要因素。但使用习惯的改变并不是太难的事,特别是对成长中的一代。2009年2月CNNIC发布的《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中,将手机网民定义为半年内使用过移动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中国公民。一些儿童可能没看过报纸,但他们很早就接触手机,用手机是很自然的事情。因此,未来人们可能对手机媒体更有亲近感,而疏远了报纸。

回头看看电脑互联网走过的路,以前,电脑只是个办公工具,谁也想不到今天电脑互联网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手机媒体的未来,也可能会超出想象。短信的发展就是一个例子,手机短信的发送量竟然如此巨大,以致小小的短信成了网络媒体低迷期的救命稻草,并形成了一个独有的产业链和一种文化形式。手机媒体的新功能会不断滋生,其社会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受众也在培养手机媒体

手机媒体要发展需要培养受众,而受众在手机媒体的发展中会发挥更积极主动的角色,受众的种种尝试,会不断推进手机媒体向更深层次发展。

手机不仅是一种生活工具,更成为个人与外界进行情感联系的纽带。去年11月,高中生庞田养的“抗癌日记”感动了众多网友,庞田养用手机在QQ空间写下与死神抗争的点滴。手机让他与外界有了联系的纽带,并得到网友的鼓励和帮助。在手机用户不知不觉的应用和依赖中,手机媒体的影响会被逐渐培养起来。“媒介是人的延伸”,手机是人最方便向外延伸的工具。

传统媒体需寻找新定位

有业界人士认为,传统媒体错过了电脑互联网最初发展的机会,不能再错过手机媒体这个机会。但传统媒体会发现自己在手机媒体上可做的事情非常有限。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可以自己控制,比如报纸可以自办发行。但是做手机媒体,必须依靠电信运营商的渠道。发行、费用结算及获取用户数据、相关技术,都离不开电信运营商,否则寸步难行。做手机媒体,传统媒体必须改变主导者心态,成为新的产业链条上的普通一环,积极主动地作参与者,探索实际的合作模式。

传统媒体在手机媒体中的前景依然看好。根据尼尔森公司的研究,在英国,最受固定Web用户欢迎的互联网站点,是实时的Google搜索。而移动Web用户却最喜欢登录BBC新闻网站。显然手机用户喜欢直接登录新闻网站获取新闻信息。

除了核心的新闻业务之外,一些多种经营比较好的传统媒体,也可以从手机媒体中寻找新的机会,如票务、旅游、电子商务等经营业务,可以延伸到手机上。由于手机付费方便,直接用手机订报刊现在已经开始应用。

电信运营商是重要因素

目前3G业务资费高,电信运营商给内容制作者的分成低,而且倾向于自己做内容。这种状况很像电脑互联网发展初期的情况,当时各地电信部门开办了自己的网站,如济南信息港、齐鲁热线等,自己做内容,结果很少有成功的。手机媒体要发展,电信运营商作为渠道建设者和控制者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首先是降低资费,吸引手机用户成为手机媒体用户;其次是给内容制作者更高的分成和更完善的技术支持,进行专业分工,把3G“高速路”建好,降低“高速路”收费,繁荣内容产业。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使各方共赢。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