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09/4/11 13:17

新技术大量应用加速TD商用进程

中国电子报  安勇龙

目前距离2008年4月1日中国移动启动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以下简称TD)社会化业务测试和试商用已经一年有余,覆盖38个城市的TD二期网络建设将于今年6月完成,覆盖238个城市的TD三期网络招标也已经展开。作为一个在全球截至目前还没有成功商用经验的网络,TD网络在整个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采用新技术进行改进。中国移动与设备商联手,在智能天线、站址选择、特殊场景覆盖、提高接入带宽、绿色环保等方面采用了一系列创新技术,保证了TD网络的超常规建设进度,同时以更宽的带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即将进行的TD三期网络建设中,如何快速建设优质的TD网络成为影响TD全面商用进程的关键。

天线美化解决选址难题

在大城市人口较为密集的地方,由于站点资源稀少和人们对基站辐射的担心,基站站址选取比较困难。为了解决这一突出问题,设备商主要采用智能天线美化、TD/GSM共站等新技术。

美化天线作为帮助运营商争取站址资源的策略之一,具有无线网络覆盖和环境和谐的双重功能。大唐移动市场总监徐敬涛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09年运营商对TD智能美化天线的市场需求明显增多,这是由TD智能天线自身的特点决定的:体积比2G更大,选址比2G更难,庞大的TD天馈系统极大地影响了市政建设的美观性,有可能引来更多居民投诉。中国普天通信事业本部3G产品部产品管理部经理王中天在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肯定智能天线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干扰、提高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提高定位精度的同时指出,早期使用的智能天线内部集成通道数多,结构也相对复杂。因此,智能天线小型化、美化和一体化非常重要。早在2008年3月,中兴通讯就联合摩比天线公司在外场测试中证实了“8通道双极化智能天线”完全可以取代常规8通道天线,使用双极化天线技术可以使TD智能天线宽度从常规8通道天线的650毫米减少到310毫米,重量也从常规8通道天线的20千克减轻到10千克。大唐移动在美化天线的过程中,将绝大多数的美化场景和应用归结为“五种类型、三种颜色”,并推出相应的美化天线产品。诺基亚西门子公司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则是将RRU(射频拉远模块)放到天线的后面,不仅减少了馈线的损耗,而且更加环保,安装起来更加方便。

目前我国的3G网络建设还处于初始阶段,新增基站相对困难,站点资源已经成为稀缺资源。如何利用已有的2G站址资源,进行2G/3G共站址建设,成为目前3G网络部署的重中之重。要实现2G/3G共站址,就要解决如何利用2G站址资源的问题,包括机房、电源、传输等。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G/3G共站址主要需要考虑TD的BBU(基带处理单元)、2G基站共机房、TD的天馈部分(RRU+SA)和2G天线共天面(共塔桅)。在BBU与2G共机房时,机房空间的利用以及机房承重能力等因素需要运营商重点考虑。针对这一问题,中国普天的紧凑式BBU具有“小身材、大容量”的特点,支持19英寸标准机架安装及挂墙安装等多种安装方式,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零占地”。

保证奥运会和高速铁路覆盖

在环境复杂、场景多样的情况下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综合解决方案,同时保证优质的网络覆盖是TD网络建设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般来讲,大型场馆的内部比较空旷、建筑物阻挡少、邻区数量多、小区半径小。而在特定时间段,场馆人流密度大、话务量高、业务密度大,这些都决定了大型场馆进行无线网络建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面对这种情况,为了给TD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提高服务奥运会的质量,中兴通讯投入大量研发力量,积极推动3G技术创新,成功研制了TD业界的第一批系列化全IP基站。中兴通讯独特的“多通道”奥运会场馆覆盖方案满足了大容量、高安全奥运会场馆通信的需求,经受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期间“鸟巢”附近7000多次TD呼叫(包括800多次视频通话)的考验。

上海体育场作为奥运会场馆对通信质量和性能要求严格,对网络建设方案的选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该场馆的实际情况,上海移动采用大唐移动的基带拉远型宏基站TDB144A+RRS方案实现了上海体育场的完美覆盖。此方案充分发挥TDB144A容量大、小区配置灵活、适合集中化管理的优势,从而减少了运营商的运维成本,大大提高了竞争力。

在3G网络建设中,高速移动场景的覆盖建设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对于时速超过200千米的快速移动工具——— 高速铁路,实现良好的无线通信一直是全球通信业界的一大挑战。对于快速运动的物体来说,多普勒频率偏移、快速功率控制和快速切换控制是3大难题。上海磁悬浮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达到430千米/小时,实现TD覆盖并非易事。大唐移动与上海移动成立联合攻关小组,采用磁悬浮小区专网覆盖,尽量扩大单个小区的覆盖范围,设置简洁的邻区关系,减少切换次数,同时采用RRS多站址拉远级联扩大小区覆盖范围等技术解决了覆盖难题。

提供更多数据业务体验

中国移动曾经多次表示TD将重点承载数据业务,利用2G网络覆盖完善的优势进行2G/3G融合组网。对于TD用户来说,接入带宽是决定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之一。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网络方案部产品经理堵久辉博士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TD标准本身所能提供的无线带宽接入速率是有限的,因此从中国移动的第一次TD网络设备招标开始就包含了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的功能,而正在进行的TD第三次网络设备招标则将包含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或增强上行链路(HSUPA或EUL)功能,用来提高系统对分组数据在空中接口的接入能力。

为了承载更多的数据业务,2008年4月至7月,中国移动组织进行了时隙配比调整的功能性测试,初步验证了时隙配比调整的可行性,并于同年11月组织开展了外场测试。时隙配比从3∶3调整为2∶4的最佳配比之后,语音业务的容量有一定减少,但数据业务的承载能力提升一倍。另外,为了避免交叉时隙干扰,在通常情况下将在室内、室外全网采用统一的时隙配比。TD三期工程实施中将直接采用新的上下行时隙配比,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与此同时,中国移动还组织开展了TD一期工程、二期工程相关城市的时隙配比调整工作。

在提升TD数据业务竞争力方面,中兴通讯首创的HSPAMX倍速技术可以在不影响终端、不影响网络设备硬件和网络规划的情况下,将TD系统的上下行数据吞吐量提高到2倍(2X技术)甚至4倍(4X技术),可以使中国移动在数据业务市场的竞争中获得显著的技术优势。HSPAMX技术可以提升数据速率高达 4倍,分别应用于HSDPA/HSUPA、室内/室外提升上下行链路的速率。该技术在三期网络建设中的大面积推广将为TD数据业务的开展提供很大帮助。

新技术助推优质快速建网

由于运营商竞争的加剧,TD三期网络建设的难点在于是否能够快速建设优质的TD网络,这对设备商的整体实力是个严峻的考验。它牵涉产品研发的效率、设备的产能、物流供货能力、安装实施能力、网络优化能力等各个方面,绿色基站等TD新技术也将有更多的用武之地。

华为公司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针对TD的商用需求,在TD三期招标之前华为陆续推出了多个创新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同频干扰抑制解决方案——— 在大用户量和大业务量情况下,保证网络质量;GPS替代解决方案——— 降低站址选择和维护难度,提升系统安全可靠性,降低网络部署成本;IPRAN解决方案——— 充分利用运营商的IP网络资源,提升系统效率,符合网络IP化演进趋势;A/B频段联合组网解决方案——— 满足下一阶段高效利用频谱资源的需求,提高网络容量,保证室内网络覆盖质量。

早在2008年7月,诺基亚西门子就推出了新一代绿色 TD基站。结合CFR、DPD、Doherty等功放技术,将RRU功放效率稳步提高,保证了其在典型配置下功耗低于业内平均水平40%以上,功放效率提高20%以上,整机效率从业内平均水平的8%提高到16.5%,大大降低了TD设备能耗。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