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市场的激烈比拼中,运营商需要依靠用户市场的细分来进行精准营销,从而提升竞争力。如今3G+WLAN的业务模式,为运营商灵活的制定业务策略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因此也成为运营商关注的重点。
WLAN用户体验成为王牌
随着电信重组以及3G牌照的发放,中国电信运营商也纷纷将宽带移动互联网定位为将来的战略发展方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数据业务的繁荣,整体呈现三大趋势:终端宽屏化、业务宽带化和网络高速化。用户体验是影响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关键因素。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运营商解决方案部部长孙晖认为,为了提升移动互联网的体验效果,需要终端、业务、网络三者的协同发展。
终端方面,苹果iPhone手机的出现,颠覆了传统手机的概念,成为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融合实践的先行者。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创新同样百花齐放。移动互联网比互联网更丰富,具备有很强的身份识别能力,因此可以结合各种信息能发展出比互联网更有特色的应用。
相比之下,无线宽带网络的发展略显缓慢,成为制约用户体验提升的潜在瓶颈。带宽仍然是影响体验的首要因素。按照业界共识的用户体验“三秒原则”:三秒网页呈现、三秒视频播放、三秒信息传递是用户舒适体验的基本要求。对包括淘宝、新浪、QQ等多个门户网站的首页访问测量表明,流量大多集中在0.7-1MB区间,为了实现三秒舒适体验,带宽最好达到1.5M,至少不低于820Kbps。
为此移动互联网仅依靠3G网络来承载“宽屏终端”的“宽带业务”已捉襟见肘,迫切需要更高带宽的WLAN网络补充,实现高速流量的卸载。运营商通过WLAN+3G的统一规划,相互补充,可以大幅提高用户接入带宽,减低应用时延,改善3G频谱资源利用率;在提升用户体验同时,还能降低最终用户使用成本,提高用户满意度。
除了带宽困境,用户终端永久在线也是移动互联网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IM、游戏、视频等应用即使无数据流量也要求保持IP常连接,在用户密集的热点区域对移动互联网并发连接能力提出巨大的挑战。以北京为例,用户密集的CBD商务区每平方公里用户接入数超过20000人,而3G在保持10M接入带宽的情况下,单载频最大用户接入数TD-SCDMA为720,WCDMA为320,因此必须利用WLAN在热点区域实现数据业务分流。
融入全业务组合营销
WLAN的运营目前的重点是融入全业务组合营销,孙晖建议细分集团、商企、个人以及家庭客户。
集团客户营销以ICT综合信息服务为契机,带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渗透。
商企客户可以针对存在流失风险的语音、宽带、带宽型业务填充移动互联网元素,增加综合信息增值服务、ICT整体服务。商企客户可以也针对单一移动业务组合固网宽带、带宽及ICT综合信息服务,通过灵活的全业务组合、融合及营销捆绑、交叉销售、一站服务等开展全业务综合签约。
个人客户重点锁定大中学生、时尚白领和商务人士,以终端捆绑、资费优惠、体验营销等组合拳抢夺中高端市场。
通过统一账号、统一账单、统一业务、统一服务的营销策略则让家庭用户动起来上网。
WLAN基础设施上,电信运营商逐渐使用“瘦”AP的组网方案,卓纪思网络技术经理林涛表示,这一转变带来的优势是采用瘦AP方案,实现AP集中化的管理和控制,可以为运营商提供外包服务带来便利。所有的系统和设备均由服务提供商提供安装并部署到企业园区内,用户只需支付相应的使用费用即可,省去了前期项目论证等繁琐的环节,也无须专人维护。运营商实施集中管理,集中资源调配,集中系统维护,不失为一种可行可赢利的方案。
初现高端应用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广告推送业务、定位服务、无线流媒体、VoWiFi、无线网游、导航等应用在一些高端市场开始出现,这些都是基于WLAN的移动特性、精确定位特性、高带宽特性所衍生出来的新业务。
广告推送业务是随着互联网用户数的增加而诞生的一种新兴产业,但要求把握推送目标的精确度,做到精确广告推送。由于WLAN的用户相对固定,因此基于WLAN的广告推送具备了精确广告推送的实现基础。
WLAN定位即利用无线局域网接入点的广播信号,根据各种网络参数和算法来发现和标记WLAN用户位置的技术。WLAN定位系统比使用卫星的全球定位系统更准确,最高可达到3.5米精度。除了专业的WLAN定位方式外,还可以利用无线局域网接入点所在的网络VLAN或IP段进行定位,这种定位精度稍差,但对于一些特定的环境和应用仍可满足定位需求。
城市交通中越来越多的流媒体应用对WLAN有很大的需求,在车内使用平板电脑快速自动地下载最新的流媒体广告。北京地铁5号线将是全国第一个将WLAN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应用于车辆、地面双向数据传输的乘客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