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门户(微博 微信) 论坛(微博) 人才(微博) 百科 | C114客户端 | English | IDC联盟 与风网

LTE频道 - 技术 - 正文 运营商投稿当日通信资讯

LTE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的介绍及其比较

http://www.c114.net ( 2008/7/30 15:21 )

 

互正交,使用相同频率子载波的用户距离足够远.从而有效地避免或减小相邻小区在边缘的用户的同频干扰。对于小区中心的用户.由于其本身距离基站较近.且收到外小区的干扰较小,所以可以采用比较低的功率进行传输,而对于小区边缘的用户则恰好相反。所以一般情况下,主子载波允许的最大发射功率比辅子载波允许的最大发射功率高。在功率谱密度一定的情况下,分配给主子载波更多的功率意味着为主子载波分配了更宽的带宽.辅子载波与主子载波的发射功率比可在0到1之间进行调整,对应的有效频率复用系数则从3到1间变化。通过调整辅子载波和主子载波的功率比,软频率复用可以适应每个小区的业务分布变化。当高业务量发生在小区边缘时,功率比设定为相对较小的值来获得较高的小区边缘吞吐量;相反,当业务量主要集中在小区内部时.可以设置较大的功率比。

2.4几种干扰抑制技术的比较

对上面介绍的几种对于LTE系统的干扰抑制的方案进行比较,可以看到,干扰随机化继续沿用 CDMA系统成熟的加扰技术,比较简单可行.但面对的问题是将干扰视为白噪声处理,可能会造成由于统计特性的不同而带来的测量误差。干扰删除技术可以显著改善小区边缘的系统性能,获得较高的频谱效率,但是对于带宽较小的业务(如VolP)则不太适用,在OFDMA系统中实现也比较复杂.后续对它的研究不多。干扰协调/避免则是目前研究的一项热门技术,其实现简单,可以应用于各种带宽的业务.并且对于干扰抑制有很好的效果,适合于OFDMA 这种特定的接人方式,但是在提高小区边缘用户性能的同时带来了小区整体吞吐量的损失。以上3种小区间的干扰抑制方法可以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以获得更高的系统增益。

 

作者:吴承承 白炜 桑林   来源:泰尔网
本文关键字: 基站1, LTE1, CDMA1, OFDMA2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荧通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南方广告业务部: 021-54451141,54451142 E-mail:c114@c114.net
北方广告业务部: 010-63533177,63533977 E-mail:shixinqi@c114.com.cn
编辑部联系: 021-54451141,54451142 E-mail:editor@c114.com.cn
服务热线: 021-54451141,54451142
沪ICP备120022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