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15日,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中国铁塔以“数智铁塔赋能,护航安全发展”为主题亮相展会。本次展会由中国铁塔上海市分公司(下称上海铁塔)承办,通过应急通信保障、数智空间治理及智慧能源服务三大领域,彰显中国铁塔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的有力支撑。
硬核“黑科技” 筑牢通信保障防线
作为国资央企,中国铁塔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面对台风、泥石流、洪涝、雨雪冰冻等各类自然灾害,全力以赴守护通信网络生命线,争做保障民生的急先锋。
东海大桥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芦潮港与浙江省嵊泗县小洋山岛之间,是洋山港区连接上海陆地的唯一通道,为集装箱陆路集疏运和供水、供电、通讯等需求提供服务。然而,该区域周边台风活动频繁,2024年台风“贝碧嘉”就曾导致大桥封闭、居民转移。因此强化极端灾害下的通信保障,对支撑智能港口与城市运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高效协同尤为重要。
目前,上海铁塔正通过加强传输链路、电力供应、基础配置,将东海大桥基站改造为超级基站,强化通信基站抗灾能力。该站铁塔结构高度为78.75米,具备5层平台、45付通信天线的挂载能力,有力提升极端场景下的通信可靠性。通过设施加固、增加排水设计,可有效抵抗9级地震、12级台风和洪水的侵袭。该站配置蓄电池、油机以及固定式油机组,应急状态下,最高保证通信设备连续工作6天。值得一提的是,这座超级基站是利旧改造建成,经测算,改造费用是新建的三分之一,为超大城市防灾应急体系建设提供了创新范例。
此外,上海铁塔创新应用移动式超级基站,集成可折叠指挥室、液压升降塔、无人机停放坪等,能够根据不同地形和应急需求灵活调整,优化信号覆盖范围。目前已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面对大客流通信时有效应对。
除了“硬核”设备设施,数字化室分维护手段也颇为亮眼。在松江南站施工现场,室内信号覆盖系统接入设备繁多。这里大多是隐蔽工程,单层面积近2万平米,给维护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上海铁塔自主研发“室分智能运维平台”,融合数字孪生、物联网感知、AR增强现实、AI算法等多项技术,维护人员通过电脑或手机打开平台,即可看到施工现场1:1的还原三维模型,利用平台辅助规划最优路线,精准定位、快速排障,构建起“可视化、可定位、可监测、能指导”的智能管理体系。
“空天地网”一体 支撑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提升
“报告,高空视频智能探头抓取到烟火信息报警。通过经纬度位置推算,地址位于漕泾镇东海村内”“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和专业队伍协同处置,迅速消除安全隐患。”这是上海铁塔利用铁塔视联平台,为金山区应急管理局搭建的“空天地网一体”应急响应体系发出的预警监测,这一系统大大提高了发现问题快速处置的效率。
近年来,上海铁塔充分发挥铁塔“位置+感知+计算”优势,深度融入城市安全治理体系。2024年,积极响应上海市应急管理局需求,上海铁塔启动“铁塔通信基站赋能超大城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大数据分析”项目,通过铁塔视频平台算法模型,对自然灾害进行分析、评估和预警,为基层应急管理提供可靠数据支持和决策辅助。
“我们利用5G、AI等智能分析技术,对汛期、台风实现精准、高效的预报预警。”工作人员介绍道。台风“贝碧嘉”登陆期间,上海铁塔主动对接应急、水利等相关政府部门,当天紧急开通铁塔视联高点视频27路,并且进驻浦东新区、宝山区多个区政府城运中心,高效协同,助力应急指挥决策,获得各级政府领导高度认可。同时,与澎拜新闻、东方网、文汇报等主流媒体,奉贤、闵行、嘉定等多家区融媒体中心密切合作,直击台风现场,帮助群众实时了解台风动态,累计观看量超过70万人次。
在上海5、16、17号线地铁沿线,通过挂载气象传感和监控设备,设立气象数据采集点和视频监控点等节点,搭建了一套集气象、环境、图像数据一体的全域物联感知体系,上海铁塔与气象部门、上海地铁健全预警发布与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形成“气象数字结界”。
下一步,上海铁塔将加速推动全域感知数据服务上海各行各业数字化发展需求,赋能重点领域及行业管理部门的数字化治理。
服务新就业群体 打造安全充换电生态圈
目前国内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达3.5亿辆,伴随着电动车火灾事故频发,电动车充电安全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国务院、应急管理部多次发文指出要加强电动车消防安全管理,鼓励智能充电设施建设,推行集中充电。基于国家以及上海市对电动车充电的规范要求,上海铁塔积极打造民生工程,依托遍布全市的管理资源、可视可管可控的智能监控平台、属地成熟的服务能力,在社区集中部署低速电动车充电桩,提供集中、快捷、安全的充电服务。
截至目前,上海铁塔已为100余个街道镇安装充电桩,共建设6万余个充电端口。同时,创新推出全国首个“电安哨卫”充换电风险预判平台,运用“AI+区块链”技术,对全市外卖骑手、快递小哥使用的充换电柜电池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电池流转全程可追溯、健康状态实时监测,结合AI算法精准研判充电异常情况,目前已实现对18万条电池生命周期数据上链溯源,为社区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筑牢“数字防线”。
未来,中国铁塔将持续深化技术应用,拓展数智化场景,为守护城市安全、服务社会治理注入更强动能,书写“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央企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