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报道,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自 3 月 1 日上线以来,登记规模呈现增长态势,全国已有 22 个省份进行了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公共数据作为我国数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质量利用对于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优化社会治理、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深挖公共数据价值,也成为了当前行业需要解决的重要命题之一。
智能时代,公共数据已成为重要资源
当前,公共数据已在便利群众办事、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社会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部署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印发3份配套文件,明确登记管理办法,鼓励探索授权运营,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初步形成了公共数据资源合规高效流通使用的政策体系。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公共数据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制度保障,也让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先导作用进一步凸显,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创新活跃,数据产业生态培育提档加速,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为运营商带来机遇
公共数据的开放共享为运营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运营商拥有强大的数据流通基础设施,通过将这些基础设施接入公共数据资源平台,能够快速积累海量数据,为大模型建设提供高质量数据集。另一方面,基于接入的公共数据,运营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开发多样化的数据应用。在智慧交通场景中,广东电信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推出交通治理AI应用,可对未戴头盔骑行、超载超员等交通违规行为进行自动识别和预警。在智慧政务中,运营商可帮助政府打通各类信息孤岛,实现数据的跨部门、跨地区流通。在医疗领域,运营商参与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有助于推动公共数据的合理利用,促进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安全与应用并行,持续释放数字红利
安全是公共数据开放的基础性难题,运营商应持续研发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并融合新兴技术引用,进一步推进公共数据的开发与利用。
其一,数据流通基础设施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和安全防护机制,保障公共数据在传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中电信数政科技主推的中国电信可信数据空间以“建、标、商、运”为总体框架,其中在建设一体化数据流通基础设施方面,数政科技以区块链构建多方互信机制,隐私计算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量子加密筑牢安全防线,三位一体构建覆盖数据确权、安全计算、可信传输的全栈式基础设施。
其二,深化行业合作与协同也是保障公共数据安全的重要举措。中国联通研究院成功牵头立项“人工智能系统背景下合成数据的安全指南。该标准是ITU-T内首个聚焦AI数据安全国际规范,有效护航人工智能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