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资讯
2021/3/30 08:48

中国移动段晓东:千兆智能光网筑牢“数智云网”发展基石

C114通信网  九九

C114讯 3月30日消息(九九)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正在加速,并呈现出“五纵三横”的新特征。在“五纵”的推动下,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60万亿元,而“三横”将带来国内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规模达到13万亿元。

在昨日举行的“千兆光网助力数字经济新增长主题论坛”上,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段晓东表示,未来网络演进向“数智云网”全向发展,支撑数字经济增长。“数智云网”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内涵,以“网是根基、云是中心,云网一体;智是内核,数是价值,融数注智”为核心理念,打造云网融合新型基础设施,实现资源一体化供给。

段晓东进一步表示,千兆智能光网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构成,是“数智云网”的发展基石。而千兆智能光网正在从带宽的“千兆”连接能力向带宽+体验的“千兆”服务能力转变,具有端到端千兆、智能化千兆、极致化千兆三大基本特征。

千兆固网和千兆5G协同推进千兆智能光网发展

具体而言,千兆智能光网分为三个部分:千兆固网、千兆5G和高品质的骨干传送网。

千兆固网即持续提升有线宽带能力,打造“端到端千兆”固网。一方面,将全网PON转向10G PON,支持兼容GPON的Combo模式。“从今年开始中国移动采购的所有OLT都需具备10G PON能力,希望可以加速向10G PON演进。”段晓东说。另一方面,通过部署10G GPON+千兆网关+Wifi6,实现端到端千兆固网能力。中国移动用了几年时间,成功成为国内第一大有线宽带用户,实现移动、固网双领先的策略。截至2021年2月,中国移动有线宽带用户总数为2.15亿户,光纤入户比例达到98%以上,高起点实现全光纤接入

段晓东指出,千兆5G与千兆固网无法割裂开,且各具优势。中国移动需要让回传与前传网络都支持千兆5G,所以在5G回传网络引入50G/100G/200G高速接口,前传网络采用25G WDM技术,打造超宽管道满足“千兆5G”带宽需求。千兆光网支撑5G ToB行业专网极致性能,为5G行业专网提供安全部署、超低时延、超大带宽的承载底座。中国移动在基础能力、网络部署、服务支撑等方面构筑12大核心能力,形成专网技术体系,支持专网模式能力层层递进,专用化程度逐步提升。

智能化OTN光网正在向以云为中心的网络全面转型。中国移动立足网络基础能力提升,不断提升网络带宽、开展网络SDN能力建设,深化网络转型升级、深度匹配云业务发展。

五大创新技术构筑中国移动5G领先优势

段晓东在演讲中分享了中国移动在5G前传、5G回传和骨干传输等方面的技术设想与实践:

一是提出新一代5G传输技术--切片分组网(SPN),它很好地融合了TDM与分组优势,契合5G 无损、高效的承载需求,具备大带宽、超低时延、超高精度同步、灵活管控和网络切片等优势。并在ITU-T形成7项系列标准立项,2020年9月架构、接口、演进首批三项核心标准获得通过。目前已经在全网部署,构建出中国移动在5G方面的领先优势。

二是提出半有源MVDM方案,解决前传哑资源管理和光纤消耗问题。MWDM方案通过创新半有源架构、优化波长体系设计和轻量级OAM,并解耦模块、设备和管控,实现前传网络可管可控和系统低成本优势。段晓东介绍,目前,半有源MWDM推进技术和产业已经成熟,已经有19家设备厂家、9家芯片厂家、9家模块厂家以及3家控制器厂家支持MWDM技术,构建了比较好的产业基础。

三是推进C/U分离的下一代智能光接入网架构,vOLT的C/U特性提供更高效的光接入网异厂家组网能力。

四是构建高品质政企专网,覆盖全国31个省份约132个节点,大规模商用SOTN技术,实现业务端到端管理和灵活部署。

五是开拓千兆智能光网的应用基础技术研究,从网络系统视角审视和牵动底层光通信技术,探索物理层基础技术研究,攻关关键技术并取得良好进展。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版权说明:C114刊载的内容,凡注明来源为“C114通信网”或“C114原创”皆属C114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