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门户(微博 微信) 论坛(微博) 人才(微博) 百科 | C114客户端 | English | IDC联盟 与风网

媒体大全 - 广播电视信息 - 媒体精选 - 正文 运营商投稿当日通信资讯

在三网融合中广播电视网络技术发展的探讨[图]

http://www.c114.net ( 2011/4/2 16:37 )

 

针对H.264AVS编码技术的优点十分明显,根据部分厂家提供的资料和实测情况,在标准清晰度下,两种编码技术均可以在不超过2M带宽的情况下实现有质量保证的视频图像编码和传输。而对于高清晰度节目的传输,均可在不超过8M的编码速率下实现视频图像的编码和传输。表1列出了在完全使用MPEG-2编码和H.264/AVS编码情况下,通过直播系统和互动电视对于带宽要求和系统承载能力的对比。表1中的节目数量按照标准清晰度150套,高清晰度30套,剩余资源用于互动业务承载,可用频道数量按照80个(考虑到无线干扰等各类因素)计算。

表1

在三网融合中广播电视网络技术发展的探讨

因此通过编码技术的改进和提高,整个有线数字电视系统可以至少提高一倍的传输效率和系统容量。如果整个数字电视系统完全使用基于H.264或AVS编码技术进行单向或双向传输,整个系统容量可以是完全采用MPEG-2编码技术的近3倍。

当然基于编码技术的改善可以大幅度改善系统容量和带宽需求,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改进基于QAM技术的下行调制技术提高系统的带宽和容量。

表2

在三网融合中广播电视网络技术发展的探讨

由表2可以看出每一种调制技术的改进至少可以提高20%的系统带宽,也就是可以增加20%系统容量。

由于COFDM技术本身具有更好抗干扰性能,因此对于在电缆内传输,可以让用户获得更好的业务体验。因此在DVB-C2标准中,调制技术由DVB-C中的QAM技术升级为COFDM技术。

作为DVB-C技术的升级,DVB-C2具有诸多优点:包括采用多传输流和一般的码流封装格式,;可变的编码和调制,以及自适应编码和调制技术;DVB-C2采用COFDM 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d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的缩写,简称COFDM)的调制方式;DVB-C2采用LDPC + BCH的前向纠错编码方式;DVB-C2采用比特交织(Bit-Interleaving),时域交织,频域交织技术;DVB-C2采用导频技术(Pilots);DVB-C2采用1/64或1/128的保护间隔(Guard Interval)。

4 接入网络和用户端

用户接入网络主要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际上由于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光纤到楼或者小区已经开始大规模的应用,所以应当用“最后100米”更加符合在三网融合后的技术需求情况。

在“三网融合”后,对于用户接入而言,要求可以承载对用户业务的以下需求的满足:包括一路语音业务64kbps;一路高清视频传输8Mbps(互动电视);一路标清视频2 Mbps或高清视频8Mbps(视频通信);至少4Mbps的宽带网络连接;同时可以收看直播视频节目。以上所有需求再考虑上附加信息等因素,一个普通用户至少需要20Mbps的双向接入带宽,同时还需要通过HFC技术接入直播视频业务。对于用户双向接入网络而言,在“三网融合”的情况下,要保证每个用户至少按照20Mbps以上的带宽进行接入网络设计和建设。

因此对于接入网络而言,最佳的方案是采用完全光纤入户的方案,当然骨干网络和城域网络也需要根据这种业务需求进行设计和改造,对于业务开展初期,至少需要14Mbps的接入速率才能满足基本的宽带接入、高清互动等业务的顺利开展和运营。

当然,从业务发展的角度讲,家庭用户不仅存在以上需求,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应用,诸如家庭安全监控、智能家电综合控制、远程水电气抄表结算等,同物联网技术、智能家电技术、安防等多种技术的融合将衍生出多样性的业务应用类型和技术实践模式。

同时,对于用户终端,可能依然需要通过类似于机顶盒的方式存在,但是在功能和性能上会出现较大的改变和升级,这时的用户终端不仅是完成RF信号的接收和信号处理,还要支持宽带接入和语音接入,支持多种外接设备和端口,包括HDMI、以太网络、WIFI等多种接口,确保不同业务体验设备的稳定接入和运行。因此用户终端由机顶盒演变成为一个家庭综合信息服务网关,负责将用户家中的各类业务应用进行接入和认证的统一汇聚,广电网络公司将成为综合信息业务运营商,为用户提供包括从视频节目、视频通信、智能家庭、宽带接入等综合业务信息服务的运营商。

综上所述,针对三网融合后的广播电视网络技术发展已经具有了良好的技术储备和实践,但是由于在网络整体规模和统一技术模型方面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技术规划和应用整合,造成技术应用没有规模效应,因此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做好整个行业统一的技术规划,适应网络、业务的长期发展是一项紧迫并艰巨的工作。

   来源:《广播电视技术》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荧通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南方广告业务部: 021-54451141,54451142 E-mail:c114@c114.net
北方广告业务部: 010-63533177,63533977 E-mail:shixinqi@c114.com.cn
编辑部联系: 021-54451141,54451142 E-mail:editor@c114.com.cn
服务热线: 021-54451141,54451142
沪ICP备120022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