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类似于1X系统,以50%为反向负载门限,核算反向数据链路的数量。
c) 前向吞吐量能力结合在用厂商设备测试结果和业界网络经验值取定,如三扇区基站小区取为800 kbit/s、全向型基站或室内覆盖系统单小区吞吐量取为1.0 Mbit/s。
依此核算给出的DOA基站单小区满配能力如表2所示。三扇区和全向DO基站满配的配置如表3所示。
4 cdma2000多载波基站配置
4.1 获得单站的业务量需求指标
表一:DOA基站单小区满配能力示例
表二:单载波三扇区和全向DO基站配置示例
预测语音业务量和分组数据吞吐量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a) 室内、室外系统分别核算,并避免重复计算需求量。
b) 计入新建站点的业务分担能力。
c) 需考虑区域业务分布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如计入1.2倍左右的波动系数。
d) 考虑无线基站系统利用率,留出一定冗余能力(如80%)。
4.2 评估语音和数据业务量,判断DO载波设置需求
如计入业务量波动、考虑冗余后,某三扇区单站业务量应配置满足(83.2 Erl,3 500 kbit/s) ,以1X单载波纯语音状态话务能力(75 Erl)和纯数据状态吞吐量(1 045.8 kbit/s)指标考察,预计需设置1X语音优先接入的载波1个、分组数据业务优先接入的载波3个以及1个语音和数据混合承载的载波。显见,数据与语音业务量对载波的需求失衡,故需设立DO载波。
4.3 DO载波业务承载能力估算及载波配置
由前述DO站型配置,三扇区单载可承担3.1 Mbit/s数据吞吐量;但业务开展初期应考虑具备DO功能的终端比例,如若当期为25%,以每DO用户900 bit/s吞吐量、单站3 200用户估算,则当期DOA最大可分担3 200×25%×900=720 kbit/s数据量,因此当期只宜设置单载频DO。
后期随着DO兼容性终端的普及,可以DOA系统替换数据优先接入的1X载波。
4.4 1X系统载波配置
根据剩余的语音和数据业务量,以载波数量需求最少、载波效率最高为原则,兼顾切换调度机制,取定1X各载波设置。
续前例,DOA载波外该站点剩余数据业务量需求为3 500-720=2 780 kbit/s,需纯1X数据载频2 780/1 045.8=2.66,纯语音载波83.2/75=1.11。判断仍需设置2个数据优先接入、1个语音优先接入的1X载波,之后剩余业务量为83.2-75=8.2 Erl、2 780-2×1 045.8=688 kbit/s,混合承载于同一载波。依据混合载波数据和语音业务量之比,查找1X站型中与该比例最接近的站型,如这里是12 Erl、899.1 kbit/s。
实际网络中由于不希望用户在业务变化时切换载频、多载频边界保持尽可能多的软切换等基于网络品质的调度机制,也有考虑1X载波均为混合承载。这样,上例中4个1X载波每载波的平均业务量为83.2/4=21 Erl,2 780/4=695 kbit/s,可取业务比例最近的站型配置(24 Erl、752 kbit/s)。
4.5 综合分析
综上结果为1个DOA载波+1个1X语音优先接入载波+2个1X数据优先接入载波+1个1X混合业务载波;或1个DOA载波+4个1X混合业务载波。网络策略变化允许更多载波设置的可能,但依专用业务载波逐一推论的方法可便捷评估载波数设置。此外,同载波区域的连续覆盖、市场战略意义的DO业务覆盖、多载波边界的优化调整等,带来业务量需求以外载波设置的考虑,应酌情调整方案。
载波配置的效率可以表述为载波业务量需求点在图3上偏离所选站型点的距离或方差,距离越远,站型匹配能力越差。现实中网络站型往往只能取简易的几档类型以及衍生的半配置、1/4配置等站型,可明显判断出其配置效率。无线基站系统在现实网络中的性能表现与多方因素有关,设备采购只能以设备本身软、硬件资源计数评估其价值,这是一个大本地网建设中站型设置难以更灵活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