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门户(微博 微信) 论坛(微博) 人才(微博) 百科 | C114客户端 | English | IDC联盟 与风网

媒体大全 - 邮电设计技术 - 媒体精选 - 正文 运营商投稿当日通信资讯

面向IP化的传送网接入层解决方案

http://www.c114.net ( 2009/2/18 14:21 )

  采用波分的方式相对于双纤双向环的方式,增加的设备并不多,但同样的光纤资源的情况下,容量可以增加几倍,而且可以方便的扩容。在容量增加还后可以方便的对用户分级别进行隔离,避免不同级别的用户之间的干扰,如对于8波的波分系统,λ1、λ2可以给基站接入使用,λ3、λ4可以给集团专线接入使用,λ5、λ6可以给宽带上网使用,λ7、λ8备用。如图9所示。

 

 

 


 
图9基于波分的业务隔离方案

引入波分还有一个好处,可以通过波分系统的光监控信道在主备用OLT之间传递消息,以便故障时实现快速切换。
采用上下行双波的方案时,也可同样实现。

3.5 其它改进建议

针对移动基站的需求可以在下行的广播信道中增加同步信息;
针对TD-SCDMA的定时需求可以在OLT侧增加GPS,然后在下行的广播信道中增加定时信息。

4 总结

针对接入层点对多点的业务特点,性价比较优的拓扑结构是环加链的结构,性价比较优的统计复用控制方式是集中控制。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到:采用集中控制统计复用的PON技术,通过简单的改进并结合波分技术后,适用于接入层环加链的拓扑结构,不仅具备了业务保护能力,而且具有大容量低成本的特点,能较好的满足面向IP化的传送网接入层的业务发展需求。

虽然现有的PON通过简单的改进已能实现以上功能。对需要对其延时、QoS进行测试,看能否满足具体业务的需求。并且建议对其协议进行优化,如减少其故障倒换时长等,使其具备电信级网络的能力。

由于作者对PON、PTN、WDM等传输的技术了解还不够深入,本文中的有关描述可能存在不准确之处。但本文对传送网接入层的系统设计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即先考虑实际的物理网络结构再考虑业务的实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邓旭   来源:邮电设计技术
本文关键字: 光纤1, 基站2, 宽带1, GPS1, PON3, IP1, Qos1, 测试1, 网络2, WDM1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荧通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南方广告业务部: 021-54451141,54451142 E-mail:c114@c114.net
北方广告业务部: 010-63533177,63533977 E-mail:shixinqi@c114.com.cn
编辑部联系: 021-54451141,54451142 E-mail:editor@c114.com.cn
服务热线: 021-54451141,54451142
沪ICP备120022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