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球6G技术大会 - 分论坛E:未来业务与应用猜想

2024年4月16-18日,2024全球6G技术大会以“创新预见6G未来(Better Together, Better Future)”为主题将在南京召开。大会将聚焦八大前沿方向,深入交流6G研发成果,共推6G前沿创新和国际合作,为期3天的会议中,包括1场开幕式大会报告、8场分论坛、1场国际论坛。

其中,“分论坛E:未来业务与应用猜想”将于4月18日上午9:00 - 12:00举行,C114将在现场对本次会议进行图文直播。

更多大会报道和直播,请访问 专题报道 | 2024全球6G技术大会
图文直播
2024-4-1 16:33:29
创新预见6G未来

2024年4月16日至18日,由国家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和总体专家组指导,由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紫金山实验室主办的2024全球6G技术大会将以“创新预见6G未来”为主题,在南京上秦淮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召开。C114通信网将在现场为广大读者带来本次大会的全程直播。


2024-4-7 14:52:07
时间:4月18日 9:00-12:00

论坛主席:黄晓庆,达闼机器人公司董事长兼CEO

执行主席:马红兵,中国联通科技创新部总经理

主持人:吴建军,未来移动通信论坛副秘书长

09:00-09:15
主题演讲
黄晓庆,达闼机器人公司董事长兼CEO

09:15-09:30
Imagining mobile AI services in 6G system
龚克,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信创海河实验室主任

09:30-09:45
Building the Smart and Integrated Infrastructure for Low-Altitude Economy
李世鹏,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

09:45-10:00
远程手术技术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突破性进展
朱祥,微创医疗机器人研发资深总监

10:00-10:15
主题演讲
范济安,中国联通大数据首席科学家

10:15-10:30
主题演讲
徐晧,高通中国研发负责人

10:15-11:00
圆桌论坛 I
主持人:
吴建军,未来移动通信论坛副秘书长
议题:
6G与人形机器人
嘉宾:
黄晓庆,达闼机器人公司董事长兼CEO
江磊,上海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
刘鸿,GSMA大中华区技术总经理
连文昭,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11:15-12:00
圆桌论坛 II
主持人:
吴建军,未来移动通信论坛副秘书长
议题:
6G与低空经济
嘉宾:
李世鹏,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
王欣晖,中兴通讯副总裁
徐晧 高通中国研发负责人
魏进武,中国联通研究院副院长
李琨,空陆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2024-4-18 9:53:50

达闼机器人公司董事长兼CEO 黄晓庆

一个接近人类大脑水平的计算机是不可能放在机器人终端上的,必须放在云端,然后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连接到机器人本体。这与具备空天地一体化覆盖,超大容量、超高带宽、超低确定性时延的6G网络是天然吻合的。在2015年,达闼公司就开始研发云端智能机器人,并计划用十年的时间推出家庭保姆机器人。黄晓庆认为,机器人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巨大的产业,产业年产值将达到30万亿美元,是汽车、手机行业产值之和的3-5倍。如果6G以机器人产业作为它的支柱,成为未来机器人产业的底座,那么6G产业会再次腾飞,通信行业也将会再次腾飞,设备制造业也会再次腾飞。

2024-4-18 9:57:19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信创海河实验室主任 龚克

如果我们将移动的智能服务和6G网络结合起来,将会开辟一个新的无所不在的AI和普遍互联的服务新天地,就可以提供更多的创新土壤和社会福利。但是,我们也会面临非常多的技术和伦理、治理方面的挑战,比如说如何保护数据隐私、网络安全,如何降低网络能耗,如何实现最优的算力分配。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持续的技术创新,而且需要跨学科、跨行业、跨国的合作,实现真正的全球统一标准。

2024-4-18 9:59:07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 李世鹏

李世鹏详细介绍了深圳正在打造的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这是一套完整的低空系统框架,包括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和服务网。设施网主要包括起降场及其他的服务设施,降场资源可以被更多人共享;空联网是核心,主要是实现低空空域数字化,将低空空域变成可计算的空域,而6G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航路网主要是提高空域的使用效率,保证飞行器在密集空域中可以有序、安全进行飞行;服务网则主要是面向于低空管理部门,以及众多行业与企业用户,可以使用同一个数据源。

了解更多>>>

2024-4-18 10:32:42

微创医疗机器人研发资深总监 朱祥

远程手术技术真正落地依赖于几个核心技术:第一,低延时,整体时延要低于200毫秒,其中既包括通讯延迟,也包括机器人执行、图像采集、图像压缩解压缩等在内的诸多环节;第二,多网融合,远程手术技术大规模应用需要适应各式各样的网络,兼容无线网、光纤、局域网等多种制式,6G的特性可能会更加匹配需求;第三,在弱网环境下,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网络抖动,但即便是断网要保证图像焦点区域可以有效传递;第四,要做到双网热备,生产网络出现问题,热备网络可快速切换,切实保证整个手术的安全。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