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至15日,第五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总决赛在深圳落下帷幕,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与北京急救中心合力打造的"北京急救中心紧急医疗救援5G急救系统集成项目",荣膺智慧医疗健康专题赛决赛一等奖,并在全国总决赛中斩获二等奖。
和死神抢时间急救通道背后的无奈
近年来,随着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急救也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话题。然而,现实当中的急救却也充满了无奈。有统计数据显示,从人们拨打120急救电话到急救车抵达现场,平均用时14分钟,而常见的危急重症的黄金抢救时间为病发后4分钟。
10分钟的时间差,对于病人而言,可能就是无法逆转的后果。数据显示,我国77%的心血管因救治不及时而留下后遗症,或更为严重的后果,而造成这样的结果则是多方面的。
首先,当呼救者拨打120后,仅能依靠语言描述来判断现场情况,非常容易造成风险误判。其中,约有30%的轻微病患可以在简单指导下自行处置,无需调用急救资源。其次,在急救车前往现场的过程中,呼救者因为焦虑的心态极易反复拨打电话,占用公共资源。最后,当急救人员在转运患者的过程中,因为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无法同步到医院,随车医生也不能获得院内专家的实时指导,客观上导致急救过程存在空窗期和信息盲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不解决院前急救的这些问题,那么急救的成功率也将因此受到巨大影响。
5G赋能院前急救救护车变身成移动抢救室
为了改变院前急救所面临的尴尬现状,中国移动联合北京急救中心利用5G技术,进行了基于5G的院前急救全流程升级改造,实现了从5G消息到ADLS调度指导、急救预警到转运过程中的远程会诊。
目前,5G急救系统主要应用于急救报警、调度受理、现场处置、转运护送等急救突发事件场景,通过对25辆救护车进行5G改造,建设应急指挥系统,实现了上车即入院。利用5G技术累计实现传输心电图像和远程会诊6032次,将急救成功率提高了20%以上。
在取得如此显著的效果后,本项目的5G改装救护车也开始在其他急救中心、医院进行复制推广,目前全市有70余辆救护车正在进行改造。不仅如此,基于5G的高级调度生命支持系统(ADLS)也已在北京、南昌、南宁等全国13个城市推广应用,可为1.4亿人口提供服务。
亮相冬奥会5G助推急救领域实现质的飞跃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提供急救支持外,该项目在一些特殊场合也展示出了特殊功用。在今年的北京冬奥会上,北京急救中心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定点急救转运机构,5G救护车也得到了大面积应用,除了常规的医疗设备外,车上配备的全景摄像头、高清可视化屏幕能够通过5GCPE接入网络,实时传输车内画面和病人的生命体征信息。遇到复杂情况或疑难病例时,急救医生可以通过视频向医院或指挥中心求助,获得更加专业的救援指导。
见微知著,在北京冬奥会上闪亮登场的5G急救系统,也在不断拓展着人们的想象边界。据悉,该项目不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大大节约成本,更加符合中国医疗急救人员的操作习惯,同时能够保障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在视频指导下,心肺复苏成功率也由过去的不足1%提高到了2.2%。
在生命面前,任何一点微小的进步都意味着无数的生命被挽救。近年来,国家多次下发关于互联网+医疗相关政策及要求,提出要强化应急指挥统筹调度能力,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水平,打造贯通、协同、高效的应急指挥调度体系,解决传统急救痛点问题。中国移动也在此大背景下,充分利用自身的5G技术,为我国医疗体系积极赋能,提升重大急危重患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有效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