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专题
2015/10/27 17:24

专访中兴力维CTO曹友盛:安防行业DT时代已经到来了

C114中国通信网  刘定洲

1、您从思科来到中兴力维已有一段时间,对中兴力维的整体技术实力怎么评价?

中兴力维是领先的全球化数据和视频综合信息管理厂商,前身为中兴通讯监控产品线,2005年正式独立运营。中兴力维非常重视产品研发和创新,与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知名院校进行广泛的技术合作,公司被评选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已经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0余项,参加制定60多项监控领域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10余项重点技术及产品获得国家奖励。公司最早提出“统一监控,综合运维”产品理念,实现安防与通讯、IT技术跨界融合,引领安防技术和应用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云计算、大数据和以六大智能引擎为核心的“iCAP”平台,让监控系统实现量变累积到质变飞跃的完美升级,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中兴力维员工素质非常高,大部分员工来源于211和985院校,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和扎实的技术技能。

2、您可否谈谈,您从思科带来了哪些产品研发的方法论或者是思考?

当今大家谈论得最多的是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智能化、智慧城市和大数据,其中大家谈的最多的是大数据。我就这个时髦词汇来谈谈我的认识和思考。

首先,大家都在谈大数据以及大数据对人类的影响,人们大都是事先假定我们已经有了海量的数据了。?比如,每天有大量Internet网上数据被服务器记录下来,?又有大量通过微信的数据也被记录下来了。我会问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目前的大数据是否已经足够大?事实上还远远不够大,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流失大数据。一方面,中国已经部署了超过6千万的安防摄像机,绝大部分的安防摄像机采集到的视频在短暂存储后就被从磁盘上抹去了,少数的第2代智能采集摄像机采集到的信息被人为地做了结构化数据处理后丢失了大量的内在的、还没有被人们认识的信息。另一方面,国人目前所谈论的大数据多是从人与人、人与机器的交流互动中得到的,可以说绝大部分是通过Internet得到的。当人们惊讶地发现,来自物与物之间的大数据可能是人与人、人与机器间大数据的万倍数量级以上时,这里又有多少技术待我们去开发、多大的空间待我们去遨游?

我的第二个观点是,安防非结构化数据的结构化破坏了隐藏在原始事件内的还没被认知的信息和关联。当数据工程师设计好了结构化数据库表格时,他们已经人为地、强制性地把数据间的关系和模型包含在数据表格内了,我们只是按照这些表格不断从采集到的视频流或数据流中抽取出可以填入表格的结构结构化数据而已。当然,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分析从大量的数据中得出一些结论,而正真意义上的大数据不但要处理结构化的数据,更需要从非结构化数据中发掘出那些还没被结构化的信息。前者我们称为督导机器学习,而后者通常称为非督导机器学习。

我们发现多个非结构化数据流之间,以及非结构化数据流和结构化数据之间的关联,这又是一个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流数据挖掘问题。这将给我们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带来挑战。

我的第三个观点是,大数据不只是数据模型和数据分析的问题。大数据还带来了对运算服务器、存储服务器、管理应用软件和平台框架的新要求。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流数据挖掘需要大型超级计算机和大型IDC来支持,这同时给数据的传输、磁盘的I/O带来了挑战。Hadoop技术让我们有机会用MapReduce和HDFS的技术在普通的运算计算机和存储服务器上进行非结构化数据流和结构化数据的海量处理,这对我们设计适合安防大数据应用的云存储、云计算提出了要求。

整体来说,大数据包含了数据采集、传输接入、存储运算以及数据结果四个方面。

3、中兴力维目前主要有两大市场,一是动环监控,主要是应用铁塔公司,二是行业安防市场。铁塔公司完成对三大运营商存量铁塔收购,三家归一,您怎么看对基站动环供应商在技术层面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中兴力维能够赢得中国铁塔公司成立后签订的最大一笔基站动环监控产品采购合同,我感到兴奋和自豪。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明确为我们指出了在技术层面的挑战和机遇,尤其是在质量效益、两化融合和绿色发展上,我们看到了对于智能化基站动环供应商综合运维管理的要求和其中蕴含的机会。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机房管理全自动化,即从报警到预警、从预警到决策建议、从决策建议到自动处理的演化。同时我们还看到了节能减排、绿色动环方面的机会。这些机会也给我们带来了技术层面上的挑战,比如我们需要在深度理解被监控管理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寿命和效益化方法的基础上,深化我们的设计,这迫使我们要成为所有第三方设备的专家。当然,我们不可能成为所有被监控管理设备的专家,这里就要感谢大数据给我们带来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大数据让人们可以通过机器学习、机器建模、数据分析的方法,来预测被监控管理设备的健康状况,提出设备优化和技能减排的方案。大数据让中兴力维成为专家,大数据让人人成为专家。

4、中兴力维今年为铁塔公司定制推出了维塔士产品,并在招标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维塔士的推出有哪些产品或技术创新?接下来中兴力维是否还会针对铁塔公司需求再推新产品?

自铁塔公司成立以来,中兴力维受邀参加制定铁塔公司动环监控产品相关标准规范,并率先通过认证测试,成为国内首批获官方认可的铁塔专用设备提供商。同时,公司在自身产品上着力创新,于2015年上半年正式推出专供铁塔使用的新一代动力与环境监控数据采集单元。中兴力维多次与铁塔公司共同探讨基站动环系统建设方案,并助力铁塔公司在北京开通了全国首个动环监控示范站点;中兴力维也是第一个完成全国首例基站监控数据与铁塔集团总部监控中心的连通,为铁塔公司后期的大批量站点顺利验证接通积攒下了宝贵的经验。目前,中兴力维在铁塔动环监控系统方面完成交付站点数目最多,以一流的产品技术和工程服务能力,成为中国铁塔最主要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合作伙伴。自1996年中兴通讯监控产品线(中兴力维前身)推出第一代动环监控产品至今,中兴力维已完成四代产品革新。

中兴力维不会止步于此。我们将遵循《中国制造2025》的指导,针对铁塔公司在效率效益、节能减排、业务拓展等方面的需求推出更新、更智慧的综合管理运维产品。

5、当前安防行业需求快速变化,产品技术创新也越来越多。您认为中兴力维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

从报警到预警、从预警到机器决策建议,这中间包含了从IT(信息技术)向DT(数据技术)的转型过渡。这是中兴力维已经在走而且坚持要走的发展方向。这意味着中兴力维必将投入大量高级人才从事安防大数据工作流 (Data Flow)重各个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品开发。

中兴力维多年来已经累积了许多专利技术。接下来,中兴力维也会继续在这方面不断努力,尤其是在一些尖端技术上着力研发,比如机器学习、物体(人脸)识别、行为分析、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数据模型、智能分析和机器决策等,并快速将研发成果融入到产品中。

6、中兴力维接下来在产品研发上有哪些策略、哪些重点?有没有新产品推出计划?

随着质量效益、两化融合和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指导思想以及大数据技术日趋成熟,我们发现安防行业DT时代已经到来了。大数据像水、电、气一样,已经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基本物质,关系到经济运行、社会发展、个人隐私等方方面面内容。从企业的数据机房,到互联网企业的大型数据中心(IDC),都无时无刻不在存储和管理着大量的数据资源,这些数据能够帮助个人、企业和社会更好地发展。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兴力维的下一代产品会按大数据工作流分为前段的数据采集(iCapture)和后端的数据处理和存储 (iPlatform)。数据安全传输和接入技术(iAccess)、链接大数据工作流、调度分配工作流的智慧云平台(iCAP)使得整体平台实现云支撑、云运维和云管理,这是我们正在开发的“211”系统架构(即:两端一线一平台)。产品架构化设计会采用MapReduce和HDFS思路,通过命令节点服务器,调动调配各路任务节点服务器的工作。通过功能软件定义化和硬件设备基本化,提高机器的运算能力,优化运算速度和存储量,为客户提供具有最高性价比的产品。 中兴力维多年来在智能化、机器培训、深度学习、数据分析和机器建议等方面累积的研发成果和尖端技术也会融入到这些产品中。

在产品开发中,中兴力维会采用敏捷开发法不断地、快速地、短周期地推出上述产品系列和解决方案。同时,中兴力维会采取平台开放、能力开放、合作开放的态度,容纳第三方产品和技术。

中兴力维基于“211”架构开发的iCAP产品会是一个正真意义上的智慧产品。您可以用任何随身设备,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了解到您所关心的设备信息。当然了,您不必如此费心,因为中兴力维的iCAP会为您管理一切,为您及时送上一份所有设备高效工作的简报。

中兴力维CTO曹友盛

受访人简介:

曹友盛博士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在留学美国时获得了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匹兹堡大学实验和模拟计算物理博士学位后,完成了用超级计算机模拟的博士后研究。曹友盛博士拥有多项美国和世界专利。

曹友盛先生先后在美国Contraves-Goerz,、惠普、SGI, Minerva Networks(领先的视频网络公司)、SkyStream Networks、 Tandberg TV 和爱立信担任过软件工程师、总工程师、首席架构师、研发总监、高级总监等职务。 2003年,他将当时最先进的数字电视IPTV技术带入中国。自2007年起,曹博士在全球顶尖的互联网设备供应商思科系统公司担任了思科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思科全球工程研发总监、思科中国研究院专利和创新顾问。

曹友盛博士在Terabytes 数据流、物联网和云技术、数据科学和数据产品、统计分析、企业资源管理和数据挖掘、安防视频和视频融合产品、内容接入和传输、工业转型和技术创新领域上有着深厚的知识和技能。他同时具有来自世界500强公司的丰富的工作管理经验和创业公司的成功经历,在前沿科学技术和产品发展方向研究方面也具备敏锐的视角和前瞻的看法。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版权说明:C114刊载的内容,凡注明来源为“C114通信网”或“C114原创”皆属C114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