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广电网
2014/9/3 08:27

广电云,不得已的选择

中国电子报  闵杰

在前不久南京举行的青奥会上,江苏电视台首次使用云计算平台对赛事进行转播,收效良好。众所周知,广电行业相对封闭,对于使用新的技术十分谨慎,而江苏电视台这一“吃螃蟹”的举动,引起业内多家电视台的围观:云平台真的能稳妥地用在电视节目制播中吗?

南京青奥会尝鲜云计算

5个月前,广电行业知名的技术服务商新奥特云视联手阿里云、华通云数据,共同打造了全媒体云平台OnAir。8月份,江苏电视台基于OnAir云平台,使用IBC赛事信息云服务平台进行了青奥会赛事转播。对此,阿里云总裁王文彬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广电行业的云转型虽然是刚刚开始,但是坦白地说,要比其他行业转型更快。

OnAir是广电行业的第一个云平台,也是全国最大的全媒体云平台。从云计算的技术结构上来说,这个平台属于PaaS层。新奥特云视是OnAir平台生态系的牵头服务商,平台底层使用了阿里云的IaaS层计算资源,上层则是多个信息技术服务商合作,由SaaS服务商开发出广电行业所需要的各类应用,包括收视率大数据分析系统、视听节目防篡改系统、转码软件等等。新奥特云视的母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数字媒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为全国几乎所有的电视台提供各种产品解决方案,其中包括中央电视台以及北京、江苏、浙江、湖南等多家强势电视媒体。

江苏电视台电视技术部研发部主任毛敏明介绍,这次青奥赛使用到的IBC(国际广播电视中心)赛事信息云服务平台,是OnAir平台的一部分,由江苏电视台与新奥特云视联合开发。系统架构于阿里云平台,主要提供新媒体相关节目的制作与发布,其中包括系统与媒体中心的IBC收录和媒体资源系统互联,能实现赛事节目的云端制作与发布。系统主要分为云编辑、云转码和云发布3部分,主要应用于新闻制播系统、江苏网络电视台、IPTV、江苏动视等。

毛敏明认为,使用IBC云平台的好处在于,当遇到应用并发量增加、系统需扩容时,如果构建传统的IBC媒资系统,从开始采购到上线需要1个月时间;而IBC云服务平台从申请计算资源到完成部署只需要1天。例如,青奥赛比赛第二天,赛事量突增,制播系统出现了任务堵塞。为此,电视台申请了30套计算资源,半天完成部署,将出口带宽从50M升至70M,解决了任务排队的问题。这样一个云平台平均每天可处理4000分钟赛事节目,从收录结束到原片可下载仅用时2分钟。

互联网倒逼广电云加速

广电行业对于上不上云,一直有争论,很多人还处在观望状态。此外,是自己建云还是用别人的,也存在争论。

在王文彬看来,传统广电媒体面临体制问题,同时也面临很多现实问题。第一,当4K来临时,现有的制播设备已经满足不了需要。第二,视频内容时效性越来越强,广电媒体需要和互联网抢时效,像搜狐视频、腾讯视频等,能将新闻热点在半小时内就呈现在网络上。第三,员工的转型。这些现实问题,都迫使广电企业寻找新的解决路径,例如使用云技术。他认为,广电企业并不缺钱,养活那么多员工没有问题,但是效率却非常重要,因为新闻需要赶时效,未来竞争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要。

而云计算的好处是公认的,电视云平台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自动生成适合电视、互联网不同传播媒介的内容,并且十分快速。新奥特云视副总经理陈敏介绍,现有电视台的新闻制播流程是记者先外出拍摄,回到电视台内才能进行编辑制作,等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播出后新媒体部门再收录转码,在网站和移动终端上进行发布。如此一来,电视台新媒体终端的新闻报道往往落后于互联网视频媒体。基于云计算的解决方案,将使这一流程大大缩短。一边拍摄一边就能向后台传送视频,后台可即时编辑成网络新闻节目发布。待视频源文件传回后台,再合成为高清的新闻节目,结合云平台里的海量视频素材和不同分析视角,制作深度报道通过电视机播出。

另外,广电领域也并不像想象得那么抗拒云平台。从广电人士角度出发,毛敏明认为云计算是广电转型的必由之路。当然,使用云计算必然需要考虑安全问题。新奥特云视总经理高云浩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站在行业厂商的角度,我们看到有很多广播电视台领导对上云的态度非常积极,超乎我们想象,因为广电在今天确实面临转型。”

广电云生态系有待考验

实际上,广电行业对于云计算的担心,主要来自对安全的担心。

广播电视台是国家重要的喉舌,技术上需要严格保证广电节目的正常播出,既不能出现广电节目各种技术上的瑕疵,也不能出现恶意攻击广电节目的情况,因为这是关系政治安全的大事。所以一直以来,广电系统的网络是专网专线,数据也存在自己专有的服务器上,形成相对封闭的系统。

如果广电节目上云平台,自然会考虑数据存储在哪里?走什么网络?谁来维护?稳定性如何?等等,这些都会关系到“政治安全”。前不久,温州电视台被“黑”,广电行业的信息安全再次被多番提醒,因此用云还是不用云?怎么用云?都是广电界争论的话题。

新奥特打造的电视云OnAir平台应用的案例不算多,合作的SaaS服务商也不算多。总体上看,生态系并不成熟。王文彬也坦言,广电行业的云转型刚刚开始,还无法看到完整的生态体系链路,不过转型的速度非常快,例如新奥特,已经打造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这就是阿里云一直倡导的云计算产业模式,即由行业技术服务商主推行业云PaaS方案,底层由阿里云支撑,而不是阿里云跑到行业前端去打市场。他认为,不久的将来,电视云会非常快地推广到广电行业,因为爆炸性增长的视频文件和数据必然会催生电视云需求。

现在,对于广电企业来说,上云是必然,但是安全也是重中之重。云计算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大致有几个,一是信息泄露;二是系统有后门、漏洞,易招致黑客攻击;三是服务不稳定。前两个问题,一个可以靠制度解决,另一个需要加强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安全解决方案,这些都不是特别大的问题。主要是在第三个,与云技术是否过硬直接相关。像温州电视台事件,在王文彬看来是由于系统过于老旧,而现在的云平台系统会先进很多,在安全维护上不是问题。

目前阿里云是国内云计算做得最好的企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阿里云就能一家独大。王文彬向《中国电子报》记者坦言,这是因为当前云技术并不成熟,产业生态系也不完备。过去5年阿里云的发展之路也是跌跌撞撞,走过不少弯路,到现在也不敢说技术和商业模式是成熟的,需要不断摸索前进。

云计算刚起步,除了专注于做底层IaaS服务的阿里云,云产业链生态圈的形成还需要各个行业的专业信息技术服务商摸索,广电行业的云平台也是如此。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