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务院常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
新闻回顾: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会议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按照部署,我国三网融合将分“两步走”,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
点评:
从三网融合概念的提出,到国家决定加快推进,已经历了10多年的时间,而这一政策的发布象征着三网融合进程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2010年也被称作三网融合元年,三网融合也成为今年广电业内关注的焦点,也是今年广电工作中的一大重点。这一年来,广电加快了推进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整合和建设,积极参与制定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完成了上海NGB示范网的建设。在三网融合中,广电发展的重点不能放在电信业的增值业务上,而应该使之成为资源和内容整合集成的平台。
2、“睛彩中国”正式启动 CMMB开始全国商运
新闻回顾:
2010年1月28日,中广传播(集团)召开“睛彩电视 睛彩中国”新闻发布会,宣布“睛彩中国”业务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80个城市正式加密运营,CMMB开始全国正式商业运营。从2010年2月开始,中广传播与中国移动合作的CMMB手机电视业务,也陆续在各省上线。
点评:
CMMB全国正式商业运行,意味着全球最大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的建成与商业运营的开始。CMMB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发展迅速,成功服务于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亚运会。同时,CMMB也是是我国三网融合进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与TD的合作,是三网融合的具体实践。对于CMMB的加密运营,业内人士也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加密对CMMB的发展究竟是推进还是制约,还需用其实际发展来为我们解答。
3、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业务分类试行 明确四种视听服务类型
新闻回顾:
2010年4月1日,根据《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令第56号)第七条规定,广电总局发布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业务分类目录(试行)》,对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业务进行分类管理。IP电视(IPTV)、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的集成播控、内容服务属于广播电台、电视台形态的网络视听节目服务,业务分类目录将另行制定。
点评: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视频技术的发展,网络视听节目成几何增长,由于互联网内容的不可控性,对网络视听节目的管理难度也逐年加大。此文件的出台正是为了便于对海量互联网视听节目进行监督与管理。不同类型的视听节目采用不同的管理措施,有利于降低管理的复杂度,促进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健康有序发展。8月11日,广电总局发出《广电总局关于加强以电视机为接收终端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禁止未经行业主管部门批准和著作权人授权,擅自将互联网上的影视剧等各类视听节目随意传送到电视机终端供用户收看,从版权、终端方面更进一步加强了网络视听节目的管理。
4、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出炉IPTV播控权归属广电
新闻回顾:
2010年6月6日,国务院通过了三网融合试点方案,试点方案以扶植广电企业为主,明确了广电播出机构负责IPTV、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建设和运营管理,IPTV内容播控平台建设由中国网络电视台和上海广播电视台负责。6月30日,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确定,分别是:北京市、辽宁省大连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上海市、江苏省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福建省厦门市、山东省青岛市、湖北省武汉市、湖南省长株潭地区、广东省深圳市、四川省绵阳市。9月25日,IPTV集成播控总平台与四川省试点地区分平台在各方的验收下正式完成对接。9月30日,IPTV集成播控北京分平台与中央总平台也顺利对接成功。
点评:
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六易其稿,最终以广电为中心来推动试点工作,广电成为三网融合最大的赢家。电信运营商也获得了运营IPTV的许可,只要同具有牌照的IPTV内容提供商合作,就可以开展IPTV业务。由于电信运营商依然希望能够获得IPTV的内容播控权,所以对于广电控制的IPTV播控平台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而各地方电视台和广电网络运营商平台对接的进度和态度并不一致,在利润分配上还存在分歧,他们也希望能够在IPTV业务中占据主导权,IPTV的利润分配问题还需多方商讨以达统一。
5、NGB工作组成立 上海示范网率先完成50万户
新闻回顾:
7月8日,广电总局科技司发出通知,决定成立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工作组,执行NGB相关推进实施工作。同时,以工作组方式接受相关企事业单位及高校技术专家的报名申请,共同推进NGB技术研究成果的应用。10月25日,上海作为广电总局推进NGB的试点城市,率先完成50万户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示范网络的建设。
点评:
NGB工作组的成立,意味着在技术层面广电总局希望通过集合社会力量,来加快建设NGB网络,尽快实现网络基础与电信运营商同等水平的目标。而试点上海率先完成50万户NGB示范网络的建设,不仅使上海成为了全国各省市推进NGB网络建设的楷模,更大力推进了实现三网融合的前进步伐。
6、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筹备组成立
新闻回顾:
8月初,广电总局成立了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筹备组。筹备组组长由张海涛副局长担任,计财司司长孟冬、原贵州广电局局长李新民任副组长。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将采取包括国家投入资金在内的多种扶持政策,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来筹集资金运营,用于有线电视数字化、双向化改造以及业务支撑管理系统、技术系统和监管系统等建设,来实现全程全网、可管可控。
点评:
组建国家级公司是国家推进三网融合的重大举措,也是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取得实质性成果的重要标志,对推动广播影视体制机制改革和科技创新,推动广播影视事业产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广电系统要站在全行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全力推进国家级公司组建工作,但由于目前全国广电系统网络整合工作还未完成,各地有线网络股权结构复杂,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的组建还面临着巨大的障碍。
7、广电总局发文进一步促进和规范高清电视发展
新闻回顾:
9月2日,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和规范高清电视发展的通知》,提出了确保高清播出、切实加强高清节目制作和购买、进一步增加高清频道播出、切实加强高清频道入网传输、进一步加强高清电视的宣传推广和营销等工作要求。
点评:
此次《通知》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通过政府的促进和引导,可以增加高清节目源,丰富高清节目内容,从而推动高清市场的整体发展。高清双向业务作为广电的战略型业务,随着高清节目源的增加及互动业务的增多,高清双向机顶盒得到有线运营商的重视。北京、深圳、上海、杭州、重庆、广西等地运营商都在大规模发展高清并取得良好成绩,其中,歌华有线截至2010年底,北京市高清用户已突破100万户。
8、我国鑫诺六号发射成功 接替鑫诺三号
新闻回顾:
9月5日0点1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鑫诺六号”通信广播卫星送入太空,主要用于开展广播电视直播传输业务。鑫诺六号”卫星将接替“鑫诺三号”卫星在太空开展工作,两者相比,“鑫诺六号”的功率更高、容量更大、信号覆盖范围更广。
点评:
鑫诺六号发射成功,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容量和节目收视质量,对丰富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边远山区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防灾减灾、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也具有重要意义。
9、新媒体、新技术助力亚运会直播
新闻回顾:
2010年10月下旬,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的广州亚运会全程网络直播平台(yayun.cctv.com)正式上线,亚运会期间,所有的亚运赛事将这一网络平台上进行直播和转播,还将首次尝试用3D手段直播部分亚运体育赛事。中广传播也在全国330个城市开通亚运会同步直播信号,广东移动与中广传播合作,为亚运会量身定制了25套电视节目和30套广播节目CMMB节目。这是亚运会历史上首次使用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技术(CMMB)进行赛事直播和专网服务。
点评:
有了3D技术和CMMB的加盟,观众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更加便利的观看亚运会的直播,享受三网融合、三屏融合带来的全新感受。但是有一点不得不说,电信运营商的宣传力度远超过广电,很多用户记住的是中国移动的手机电视而不是广电的CMMB,由此可见广电的运营和宣传还有诸多欠缺,广电想要发展用户在运营和宣传上还需要改进。
10、有线网络整合取得进展 10省完成三级整合
新闻回顾:
2010这一年,北京、天津、陕西、广西、海南、吉林、江苏、贵州、云南、山东10个省市相继完成了全省市县的网络整合。
点评:
按照国家广电总局提出的2010年底前实现“一省一网”的目标和要求,今年尚未完成。但各省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工作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部分省份在前期完成了大部分市县或主要城市的网络整合的基础上,正在进一步完善有线网络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加快网络整合进度。此外,还有整合工作启动较晚的部分省市也加大了网络整合的工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