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广电行业发展趋势年会上,中广互联CEO曾会明指出,GoogleTV从功能上讲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它在改变消费者看电视、看视频的习惯,习惯可以被改变的,需求可以被创造,现在就是这样。iPad在7、8年前微软就在做,它是用笔来点,iPad只不过改变了人来点,这就改变了未来,可怕的是它在加速度地在改变。我们越来越难认知用户明天到底需要什么?广电企业固有的观念是我不会做那块敲砖石!给笔者的感觉,我们广电人士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以后要去做什么?而在外部不断刺激的这种状态下,我们广电内部却是硝烟暗升。
广电最大的问题现在内忧外患,资源分散是最大的问题,曾会明说。网台分离之后,说网络这边就是分散的,而台这边是不是就很清晰呢?我们看到尤其在“三网融合”政策出台以后,IPTV集成播控平台包括互联网集成牌照,使台和台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原来还只是卫视收视率之争,现在不一样了,会变成新媒体话语权和资源之争。
台和网的关系也更复杂,有专家做过测算,去年全国电视台广告收入654亿,有线电视行业拿到的落地费的收入是30多亿。可以除一下比例是多少?不到5%!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有线电视不能转为电视台,有线电视自己也活不了,这些电视台广告654亿还能剩多少?作为给电视台广告带来654亿最主要的传输渠道拿到的打工费用很低廉,这是交易结构,利益关系不清晰,这还不用讲,30多亿我就不多说了,对等落地,这个省和那个省,很多网络被电视台所控,贡献没有问题,贡献之后实现的效率是什么,能不能有更多的资源?广电在产业化、公益性、内部管理有一定的问题。网络的挑战绝非仅仅是“三网融合”的挑战,“三网融合”更大的挑战是互联网挑战。更极致的挑战,根源挑战是用户习惯的挑战,而广电现在速度还快不起来,从整个网络经济来讲,原来广电在做FAB模式,只要保障用户服务就可以收钱了,开通有初装费;互联网是用户先用,先体验,觉得好就再交钱,这是CSP模式,吸引用户。这个模式会带来整个商业链的变化和整个产业链的变化,这个变化正在我们行业发生。美国有TVEverywhere,目前是让电视无处不在,目的是让上游内容商和下游商结合,下游不仅仅包括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还包括直播卫星运营商。
广电有线运营商不是要抵制和封锁互联网,而是主动拥抱互联网,把自己变成互联网,融入互联网,因为这是顺应用户的需求。广电发展空间怎么样,广电不要光看有线,眼光放宽一下,整个行业的创收收入结构。三大运营商的营收一年800多亿,广电几倍的差距,有线跟电信比有20倍的差异,哪块比重广电能做大,有线收视费?增值业务?广告?
TVEverywhere是一种理念,行业资源的整合,更主要的是用户理念,让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用他最适合的终端看到他最想看到的内容。最后,有同一个运营主题和合作主题的紧密相关信,并不是我用手机看视频相关网站,出门看手机电视,回家就看PC。用户帐号的便捷性,付费的便利性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