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广电网
2010/10/27 09:41

三网融合困境实为广电困境

中国资本证券网-证券日报  郑洋

伴随着国内各试点城市三网融合进程的推进,在日前举行的中关村创意产业创新产品(技术)发布会上,三网融合也成为热点词汇。由于此前三网融合在试点城市遭遇了种种困境,有业内人士指出,三网融合面临的困境究其实质是广电的困境。此次发布会上,众多厂商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三网融合产品以及系统解决方案。

目前我国三网融合过程中,互联网资源被垄断、双向网改艰辛、发展资金匮乏的瓶颈;直播星、地面电视、互联网电视、IPTV网络视频、U盘视频等新兴媒体形式奋起直追的紧迫竞争;文化体制改革下网络整合、节目资源被分流等迫在眉睫的困扰都让广电处于如履薄冰的尴尬境地。

旧瓶装新酒

广电行业伺机突围

2007年于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永新视博是我国数字电视行业第一家在该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公司产品总监王飚舵称,广电目前所面临的竞争是一场以弱胜强的竞争,应采用特殊的斗争方法。他形象的借助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策略,指出广电行业在三网融合这场战役中,也有制胜的“三大法宝”——服务满意,竞争得法;策略结盟,合纵连横;开明领导,高效执行。

王飚舵称,广电在三网融合下一方面是要去赢得用户,另一方面要去和竞争对手去打去拼。 “策略结盟,合纵连横”。实际上在三网融合过程中,各地广电已经在探索和实现同区域内的弱势电信来合作。中移动和广电,在网络结构、用户资源、业务差异性上恰好就是一个天然的非常互补的关系,而这个组合极有望成为三网融合后 “联通、移动、广电加中移动”的三大巨头之一。“开明领导,高效执行”就是说带头人要有开拓的眼界,开放的胸怀,明晰的思路,明确的新想法,而作为执行层面,就是要求整个团队能做到高效而有力的执行。

聚焦融芯技术

广电行业或转危为安

在当前三网融合的大形势下,如何运用三大法宝战略为广电业突破困境?在此次创意产业创新产品(技术)发布会上,永新视博的融芯技术及其产品电视背贝引起了与会广电运营商代表、STB厂商的关注。

所谓融芯技术,是指高度融合机顶盒硬件内核和通用适配的软件内核,在拇指大小的方寸之内,承载了整个机顶盒的“软硬双核”;而电视背贝,则是以融芯技术为依托,规模化应用的第二代机顶盒,在三网融合的浪潮之下,电视背贝可以灵活应用的多功能芯片。除了可应用在机顶盒来适配传统电视机之外,还可在数字电视一体机、互联网电视机、PC机、手机PMP、上网本、iTOUCH等多种家庭视频终端上采用,是运营商在三网融合中进一步提高用户广度和深度。

一位业内专家指出,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三网融合过程中扭转困境的经验,融芯技术及电视背贝也许将为广电行业带来曙光。

借力融资租赁

呈现模块化发展

王飚舵称,融芯技术及其产品电视背贝的技术优势是多元的,首先三网融合后,广电网的传输途径将由原来单一的CABLE演变为CABLE、 INTERNET、IPTV等多种传输途径相结合,与此同时来临的将是更开放的设备、更开放的网络,这将带来更大的破解利益和更多的黑客。而融芯技术以其安全硬核、硬件密封、软件密封的三重防御铁甲以及收视授权、内容版权、支付信息、个人隐私四个保护对象的技术特点,将为广电铸建铜墙铁壁,做好广电网作为收费口的安全基础。

而随着数字电视的不断深入,运营商大规模投资并部署了数字机顶盒,期望带来更多的ARPU收入。但与此同时,诸如竞争的和非法的网络运营商可直接传输节目到机顶盒开展运营而无需机顶盒的巨额投资,也给一些个人或机构带来了可乘之机。在某些极端情况下,色情、反动等非法节目可能借助入侵电视传媒,进而影响国家的政治、文化和信息安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节目认证和设备认证,必不可少。设计在融芯机顶盒之内的终端模块、基于可信计算的高度集成的安全模块,负责执行对合法节目的识别认证和非法节目的过滤排除,此过程是在可信计算的保障机制下完成的,具有严格的可靠性和防篡改性。

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融芯技术是分别采用灵模芯技术、融芯技术、灵模卡技术为基础实现的。其中灵模芯作为创新的技术,它带来创新型的商业模式——后收费商业模式。灵模背贝以及灵模芯技术,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成本及初始投资,最大程度的提高始点。这种四级模块化的发展模式也使得融芯技术在获得融资租赁时具有较大的优势,目前融芯技术已经被认定为融租产品,并与神州数码等更多资金资源达成了战略合作,投资方都对于融芯技术和电视背贝的乐观预期也将为资本运作带来良性循环。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