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信息安全
2016/2/1 11:41

360手机卫士最新报告显示:2015年骚扰电话逐季度下降

厂商供稿  

1月29日,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了《2015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垃圾短信大幅下降,比2014年减少近一半。恶意程序仍然呈增长趋势,Android平台新增恶意程序1874万个,3.7亿人次Android手机用户感染恶意程序。手机端诈骗致人均被骗5577元,比PC端人均损失高737元,移动端已经成为诈骗犯罪的主要渠道。

图1:2015年全国各省级行政区手机安全状况态势综合分析

垃圾短信减少一半 假冒他人诈骗占九成

2015年,360手机卫士共为全国用户拦截各类垃圾短信约318.3亿条,较2014年下降了48.1%,较2013年下降67.2%。安全厂商识别和拦截垃圾短信技术的提高、工信部等行业主管部门实施的严格治理政策、各电信运营商过滤技术的提升成垃圾短信数量连续数年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

图2:2013~2015年垃圾短信拦截量

值得注意的是, 2015年,360手机卫士拦截到的诈骗短信中,身份冒充类短信占92.9%,冒充最多的对象为银行(58.1%)、电信运营商(40.1%)、互联网企业(1.3%)等。其中冒充银行的诈骗短信多以积分兑换、电子密码过期失效、网银过期失效等为借口,冒充运营商的短信内容中,以手机积分兑换为主。冒充互联网企业发送诈骗短信成为新现象,内容包括虚假网购、虚假招聘、虚假票务、虚假活动等各个方面。

图3:2015年诈骗短信身份冒充类短信分类情况

骚扰电话呈下降趋势 手机号码成骚扰主阵地

2015年两会期间,多位两会代表围绕骚扰电话提出提案,骚扰电话甚至打进了两会会场。据统计,2015年,用户通过手机卫士标记各类骚扰电话号码约3.09亿个,且按季度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天被用户标记的各类骚扰电话号码约84.6万个;360手机卫士共为全国用户识别和拦截各类骚扰电话272.6亿次,平均每天识别和拦截骚扰电话7468.5万次。

图4:2015年用户标记的骚扰电话号码数

看到陌生的座机号码选择拒接成为很多手机用户的习惯,于是不法分子开始转而使用手机号码拨打骚扰电话。《报告》显示,从用户标记骚扰电话号码的号源分布上看:被标记的中国移动手机号码数最多,占比高达51.5%,其次是固定电话号码,占各类骚扰电话号码的15.4%。总体来看,被标记的手机号码总数超过固定电话号码总数,成为骚扰电话的主阵地。

兼职、中奖、盗号成手机诈骗三大“恶”  男性更易被骗

电信骚扰逐渐减少的同时,手机诈骗花样却在不断翻新。《报告》显示,2015年猎网平台共收到全国用户提交的手机端诈骗举报8973例,涉案总金额为5004.5万元,人均损失约为5577元,高于PC端平均损失737元。其中,诈骗短信是被骗用户接触诈骗信息的首要途径。

图5:2015年手机诈骗举报数量与人均损失男女对比

在手机诈骗案例中,虚假兼职、虚假中奖、账号被盗三类诈骗占举报总量的50.5%。作为智能手机的主要使用群体,15~30岁的手机诈骗受害者人数最多,占到了报案总量的77.4%。青年群体成为了手机诈骗的“重灾区”,而男性受害者人数是女性受害者人数的2倍多,随着互联网的整体活跃性继续向移动端转移,预计未来至少1-2年内,手机端的网络诈骗的发案率和人均损失还将持续增长,并且增速均会高于PC端。

恶意程序三年连续猛增 瞄准用户的“钱袋”

2015全年,360互联网安全中心累计截获Android平台新增恶意程序样本1874万个,监测到3.7亿人次Android用户感染恶意程序,连续三年猛增。《报告》分析指出,从技术演变上来看,今年手机恶意程序呈现四大特征:首先,手机恶意程序多种加密方式,攻击手段更加隐蔽;第二,大量手机恶意程序是利用小众的简单编程语言进行制作增加安全软件识别的难度;第三,大量手机恶意程序利用第三方社交网站窃取手机用户个人信息;第四,今年下半年,利用Root的恶意程序集中爆发。

图6:2015-2015年Android平台新增恶意程序样本数

从传播扩散趋势来看,恶意程序在自身软件外频繁弹框、创建大量无关的快捷方式、伪装系统通知等严重影响手机正常使用。其次,利用伪基站发送积分兑换短信等钓鱼类恶意样本愈演愈烈。再次,敲诈勒索类样本在一些论坛、贴吧肆虐传播。另外,色情视频类应用软件通过诱人的标题图片、批量打包、互相安装推广等手段,数量庞大。

报告全文地址:http://zt.360.cn/1101061855.php?dtid=1101061451&did=1101593997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