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29日消息,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12月27日开始投入使用以来,国外媒体普遍关注。美国彭博新闻社报道称,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提供服务,旨在结束其对美国GPS(全球定位系统)的依赖。
新华社报道指出,中国进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发工作始于2000年,目标是至2020年形成全球定位服务能力。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27日宣布,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于当日正式试运行服务,为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运行服务。
美国拥有的GPS系统是世界上主要的卫星导航系统,为司机提供方向,为应急救援队提供跟踪系统,也为美国军方提供定位服务。该系统由美国空军操作,由30多颗卫星组成。
中国已经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射了10颗卫星。最近一次是在本月早些时候。冉承其表示,2012年,按照北斗系统组网发射计划,中国还将发射6颗卫星,进一步提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性能和,扩大其服务区域,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新华社报道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与世界上其他主要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
民用服务
美国GPS服务网站显示,GPS系统在世界范围内向向所有用户免费提供持续的民用服务。该服务由空间、控制和用户三部分组成。美国空军负责研发、维护、空间空间和控制部分。网站指出,GPS也是“对美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GPS几乎应用到美国军事行动及新军事装备的每一个方面。
美国空军管理GPS系统组网的30多颗卫星,以确保在95%时间内至少有24 GPS卫星在工作。目前,美国空军控制GPS卫星31颗,另有三、四颗在必要时可以重新激活的退役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