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3G时代,三大运营商纷纷布局3G增值业务,移动支付、移动搜索、位置服务、多媒体彩铃、3G手机报等业务大量涌现,运营商希望通过差异化服务树立竞争优势。为了更好地帮助运营商理解3G业务市场,理解3G业务创新策略,业务网栏目开设企业业软部门总裁访谈系列报道,与产业一线的创新者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创新3G业务推动3G市场的快速启动。本期访谈嘉宾为中兴通讯业务软件产品线总经理王翔,访谈主题为3G和全业务运营时代的业务创新以及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热点。
主题1 3G业务呼唤群体创新
【关键词】杀手级业务 群体创新 ARPU值 视频
【精彩观点】3G业务产业链将不再单单是运营商和CP/SP组成,将有更多的竞争者加入这个产业链中,如软硬件提供商、终端制造商等等。因此,3G业务强调的是群体创新。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业务软件总经理 王翔
林紫玉:很多专家曾提出3G业务将是一个长尾市场。您如何看待3G业务市场,有什么明显特征,如何经营3G业务,并使其成为“杀手级”业务?
王翔:的确,3G业务是一个长尾市场。不同的3G业务可能面向特定的人群,这是因为内容表现的复杂度越高,业务应用的广度反而更低,这就如同数学定义约束条件越多,适用范围越窄的道理一样。
因此,针对3G业务的长尾特征,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就需要继续加强对用户需求的分析,针对用户的不同喜好和需求开发不同的创新业务。由于3G市场刚刚起步,以应用为王的时代还没有完全转向内容为王的时代,以及对最终用户属性和需求的分析也处于初期阶段,因此,3G业务还处于起步期,这也造成在3G初期不可能有“杀手级业务”。
随着3G市场的逐步启动和走向成熟,以及用户需求分析力度的加强和不断的业务创新,一些业务将逐步凸显杀手级业务潜力。
林紫玉:在面临着无“杀手级业务”窘境的背景下,运营商投入大量人力和成本进行创新业务的开发,而现实却是用户ARPU值明显低于语音这种规模化业务的用户ARPU值,大大降低了运营商的收益。运营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王翔:进入3G时代,内容为王,业务开发更难、更复杂,传统的业务开发模式已经不适用内容为王的时代。而同时,增值业务领域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它不再是单一的沟通工具,它正在积极跨界,成为跨电信、互联网、媒体、娱乐四位一体的新产物;它不再是简单的沟通手段,它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在个人、家庭和工作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渗透;它不再是电信行业的独角戏,整个价值链的协同和合作正让通信的业务和服务爆发出新的活力。
因此,不同于2G时代,3G业务产业链将不再单单是运营商和CP/SP组成,将有更多的竞争者加入这个产业链中,如移动互联网运营商、软硬件提供商、终端制造商等等,其中,移动运营商还将在产业链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核心。运营商需要发挥协同能力,进行产业链的整合,为3G业务的发展培养一个良性的、健康的生态环境。
因此,3G业务强调的是群体创新。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生产者持有开放和协作的态度,让更多的人和组织参与到商品群体创新的过程中,并起主导作用,有效地分配有限的资源,他将获得最大的利润。因此,规模化业务和细分业务并举发展。
林紫玉:正如同王总所说,运营商需要保持协作和开放的态度,同时为了掌握产业链的主动权,三大运营商纷纷转战应用商店,希望做一个内容分发者。而厂商也纷纷开发自有的手机操作系统,如从来不重视软件开发的三星也发布了自有操作系统。你如何看待这种趋势,中兴通讯会不会也开发自有的操作系统,有没有并购计划?
王翔:不同的企业定位有着较大的差异性,例如3G产业链上有运营商,有专注于提供网络设备的制造商,有专注于提供服务和内容的SP/CP,还有专注于提供终端的厂商。3G市场的众多机遇为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带来了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只有那些有创新精神,走在技术前列并紧跟市场发展趋势的企业才能够活得下去。
从中兴通讯的角度来讲,中兴生存的根本是先进的网络设备和技术,而这个也是中兴始终坚持的方向。在此基础上,中兴通讯逐步向服务领域渗透。
而中兴会不会开发自有的操作系统,或者是引进并购计划,不排除这些可能性。
林紫玉:从运营商的财报中可以看出,那些承载带宽越高的业务,用户ARPU值越低,这是不是意味着移动宽带在未来不会有较大的发展,而运营商最后扮演的角色也还是“管道工”?
王翔:移动宽带业务已成为三大运营商的必争之地,三家运营商纷纷将发展移动宽带业务作为重要的战略发展目标。据调查,移动宽带的速度、便利性和成本是用户最关注的参数,用户对移动宽带的接受和使用取决于用户对这三个因素的满意程度。因此,对运营商而言,为了满足用户对速度和成本的预期,最重要的就是搭建一个经济高效、高性能的移动宽带网络。
目前,我国运营商尚处在移动宽带网络建设的初期。同固定宽带相比,运营商在着手建设移动宽带网络时将遭遇更多的困难与挑战。例如,建网成本与维护成本的增加。而后期进入真正运营后,移动宽带将遭遇更多的问题:是否能找出好的商业模式和业务;传统固网大流量业务对移动网络的冲击;如何解决带宽增长不等于收入增长的问题等。
事实上,这些挑战在移动宽带发展的初期是所有运营商都有可能面对的。因为在初期发展阶段,增值业务种类有限,运营商更多地是在发挥管道作用。但是随着监管力度的增强和业务质量的提升,运营商在移动宽带领域上的发展一定会有所作为。
林紫玉:3G催生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三大运营商纷纷抢占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例如中国移动推出飞信,中国电信发布天翼Live,但是从用户数量来看,运营商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效益,用户数量有限。您认为这主要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王翔:3G时代消费者是价值主体,所有业务都是围绕用户为中心而开发。而目前运营商、内容提供商以及设备提供商对用户的分析还没有完全深入,从而导致研发出来的业务得不到用户的认可,这也是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不畅的一个主要原因。
只有用户最懂自己,因此,让用户参与到业务的设计中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而Web2.0恰好提供了这种可能。
林紫玉:视频通信是3G特色业务之一,视频类业务也是中兴业软产品线的重点产品,不过有人提出,很多用户对视频类业务并不感兴趣,您如何看待,运营商又该如何经营视频类业务市场?
王翔:与2G网络相比,3G的最大优势在于其能提供高速的无线数据接入,基于这种高速的无线承载,丰富的移动多媒体业务和视频类业务将逐渐取代传统的移动语音成为3G时代新的业务增长点。
应该说,视频和多媒体是3G业务最为明显的特征。而从目前来看,没有达到良好的用户体验是造成用户对视频业务不感兴趣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例如,内容传播过程中的失真,将使得用户体验大打折扣。其次,终端作为3G视频业务的最终承载体,还没有达到要求,这也是造成3G业务体验不好的一个原因。
因此,并不是3G视频业务不好,而是产业链还没有为其创造一个健康的应用空间。随着网络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视频类业务一定大有前途。
主题2 全业务运营最高境界:聚合
【关键词】聚合 NGSN
【精彩观点】全业务运营的能力和成熟度分为三个境界,第一境界组合,第二境界融合,最高境界则为聚合。到那时,通信网络对社会来说已经是一种经济效应,物联网便是聚合的一种体现方式。
林紫玉:目前,国内运营商还处于全业务运营的起步阶段,有何建议帮助运营商更好地实现全业务运营?
王翔:在中兴通讯看来,全业务运营的能力和成熟度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组合,运营商将各种类型的业务通过套餐形式进行简单的组合或者叠加;第二层次,融合,这一阶段运营商致力于打造一个无缝连接的、融合的、无所不在的网络,在其上开展固定和移动融合的业务,如运营商开展的基于IMS的融合通信业务即是这个阶段的一个典型代表;第三阶段,聚合,融合、创新、智能和跨越成为这个阶段最明显的特征,通信网络已经是一种社会效应,物联网便是聚合的一种很好体现。
林紫玉:从固网运营商和从移动互联网运营商演变而来的全业务运营商在开展融合通信上有哪些不同?
王翔:全业务时代,市场竞争激烈,因此,三大运营商纷纷寻求一条差异化服务的道路已抢占市场先机。传统的移动运营商,他们所拥有的网络特点就在于便捷性和移动性,用户也以个人用户为主,因此,在向全业务运营商转型的过程中,可将重点聚焦在便捷的、个性化的个人业务,并逐步向融合领域渗透。传统的固网运营商的网络特点在于安全性高、QoS保障,带宽较高,客户群体主要集中在政企用户和家庭用户,因此,他们将业务重点聚焦在视频监控、IPTV、企业办公等高质量的业务。随着全业务运营能力的提升,三大运营商将真正实现全业务运营商的转型。
林紫玉:目前,承载网朝着IP化演进,业务网控制层向IMS演进,这些网络和能力的演进是不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运营商全业务运营的要求?
王翔:随着IP成为各个电信网络共同的特征,通过不同的接入网络,客户可以获得一致的业务体验,使得ICT融合和多媒体成为新业务体验的鲜明特征。
中兴通讯的下一代业务网(NGSN)概念,是适应网络和技术的融合趋势、运营商转型的需求提出的,通过整合各种网络业务能力,实现数据、业务、能力和管理的统一,从而能够快速提供各种增值业务、协助运营商在价值链中处于主导地位,很好的满足了电信运营商业务网络的发展需求。
主题3 紧抓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发展脉搏
【关键词】云计算 M2M
【精彩观点】目前,物联网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物联网发展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实现信息的简单汇聚;第二阶段,协同感知;第三阶段,泛在聚合。
林紫玉: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并列成为当前通信领域的热门词,对于运营商来说,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抢占未来市场竞争制高点的利器。对于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领域,中兴通讯业务软件产品线有什么想法和战略规划?
王翔:中兴通讯应市场需求,早已研发出云计算的系列产品,计划于明年推向市场。云计算按照服务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将基础设施作为服务IaaS、将平台作为服务PaaS和将软件作为服务SaaS,这三类服务中,中兴通讯都将涉及。
Amazon、Google、IBM、微软和Yahoo等大公司是云计算的先行者,不过作为IT企业,他们提出的云计算思想都是以企业需求为主,而像中兴通讯这样扎根运营商领域的企业,云计算的切入点会以满足运营商网络建设和业务运营等需求为主。
移动互联网领域,中兴通讯也会密切关注和跟进,针对移动互联网内容匮乏的瓶颈,中兴通讯业软部门希望以自己所擅长的网络基础设施为基础,向运营商提供丰富的业务解决方案。
林紫玉:您认为物联网在我国的发展会经历哪些阶段?如何实现物联网全球互联的目标?
王翔:事实上,物联网早在1999年就开始提出,经历了传感器网络、M2M,到现在的物联网,这个演变过程,也是朝着更广泛的全球互联的方向发展。
不过,物联网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M2M仍是物联网最主要的表现形式。物联网有三大要素,即信息采集、信息传递和信息处理。它的两大特征则是泛在化和智能化。因此,在中兴通讯看来,物联网发展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实现信息的简单汇聚;第二阶段,协同感知;第三阶段,泛在聚合。
链接 王翔简介
王翔,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业务软件总经理。1997年加入中兴通讯,现任中兴通讯副总裁,业务软件总经理。1997年开始从事网络层交换机的研发工作,历任软交换产品总经理,在技术和产品经营领域均有丰富的积累。王翔从2002年开始从事产品经营管理工作,对产品经营管理有丰富的经验。王翔在电信领域有超过十年的专业经验,对电信市场和环境具有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