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发展是有理论依据的
[主持人]: 中国移动以上网本来做为3G大幕开局的重要角色,您怎么看待这个切入点?电信企业与电脑企业走到了一起,是否会加速三网融会的步伐?
[曾剑秋]:在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首次提到三网融合,虽然过去我们提到过三网融合的概念,但今年的“两会”,我认为非常不一样。中国在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实现和推进三网融合。我先说说我个人的观点,最早的三网是指计算机网、电信网和广电网,后来变成了通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我个人认为未来会朝另外一个三网融合的方向发展,那就是互联网、通信网和媒体网。
三网融合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逐步来推进,所以网络的融合是从一网融合、二网融合、三网融合到四网融合,最后到N网融合这样一条路。我们国家实际上已经完成了一网融合。电信重组实现了一网融合。过去的通信网,人为地分开为固网和移动网,通过重组,所有的企业都可以做所谓的全业务运营。现在正在进行二网融合,主要是通信网和计算机网的融合,逐步推进三网融合。
在二网融合的过程当中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去实现所谓的移动互联网。通过移动互联网的实现,来逐步完成二网融合,然后走向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就涉及到刚才你提到的上网卡的问题。移动互联网需要和计算机融合在一起,所以中国移动就选择了上网卡,实际上从网络融合的规律来看,是符合它的路径选择的,从技术方面来看是可行的。
另外,从全球IT业的发展来看,其实也有这种趋势。包括微软、谷歌都向网络整合的方向发展。比如,谷歌以前主要是做搜索的,这几年它也在向其它领域拓展。微软过去主要是做Windows操作系统的,它也在研究IPTV和三网融合方面的东西。
计算机有这样一个概念,就是SAAS(软件既服务),这几年的变化对软件业或者是计算机业的企业来说,都在走这条道路。也就是面说计算机公司不把自己叫做计算机或者是做软件的,他说自己是服务公司。软件业或者是计算机业逐步的向通信业融合和发展的时候,对于通信业来说,它也要朝着软件业等方面走,把它融合在一起。
在最早的时候,大约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当时有一位科学家叫山能,这个人当时在1947年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他把通信业和传媒业进行了分析。他认为通信会具有传媒的属性,当然传媒也有通信的属性。所以,未来的三网融合发展是有理论依据的。不管是从理论上讲,还是从目前的实际发展状况来讲,都是符合这样的规律发展的。
运营商的竞争“谁笑到最后,谁笑的最好”
[主持人]:刚才我们谈了很多有关中国移动的事情,我想问问曾教授,你怎么看待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表现,中国电信的快和中国联通的慢这背后有什么更深远的做含义呢?
[曾剑秋]:你说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慢与快应该是针对第三代移动通信来说的。今年一月份,我们国家发布了三张3G牌照,中国电信拿到了CDMA2000牌照,中国联通拿到了WCDMA牌照,中国移动拿到了TD牌照。
在三张牌照发放之前,有一个背景,就是在2008年5月份的时候,中国的通信业进行了一次重组,六家电信企业变成了三家,中国移动与铁通合在了一起,中国电信买了联通的C网,同时还有中国卫通的一部分,特别是数字集群的业务给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合并在了一起。
在重组完成了以后,随着今年3G牌照的发放,开始表现出快慢来了。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从去年五月份开始重组,虽然也快一年了,但是重组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我认为中国联通的慢,可能与它和中国网通的重组任务比较艰巨是有关系的。
中国电信相对于中国联通快一点,为什么?因为它本身没有大的变化,它把C网拿了过去。联通原来C网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建设,大概花了1200亿,如果重新建一张网的话,花1200亿是不可能建成。所以,应该说中国电信拿到了一张比较完整的网络。由于中国电信本身人才济济,在这方面研究了很长时间,有自己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战略目标。所以他拿到以后做得比较快一些。
相对来说,如果是我个人的观点,中国3G的发展,无论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还是中国联通,还真的分不出快和慢出现。为什么呢?中国有一句古话,谁笑到最后,谁笑的最好。究竟哪家发展得比较好,要看它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