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网”融合。窄义的定义是指电视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在技术、网络的融合和趋同,广义的定义是指电信、媒体和信息技术等三种产业的融合。从服务商业务的角度定义,也是指不同的网络平台倾向于存在实质相同的业务。你还可以按照终端用户和终端电话的角度做出定义,比如说消费通信方式,像电视、电话、电脑可以承载不同的业务。比如电脑现在可以看电视也可以打电话,也可以上网,这就是“三网”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的开放以及用户对多种业务的需求日益剧增,所以“三网”从互相孤立走向融合是必然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制定“三网”融合的政策和机制,推动国家公共信息网的建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或者说“三网”融合不是一个目的,而是个过程。目的还是为了推动信息化。“三网”融合的概念 正式提出,最初有82号文件,在“十五”计划的时候首次提出了一种说法,“十一五”规划说的比较详细,也就是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推进“三网”融合。非常明确的看到“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的加强宽带通信网,不是指窄带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不是指现在的互联网,所以它是一个在首先建设下一代网络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不同业务的承载。明确指出目前“三网”融合不是网络的替代和业务的替代。
“三网”有多个层面。技术层面的融合早就开始了,并没有什么限制。不是只有电信、互联网才能采用IP技术,电视里面也早就采用了IP技术。逐步的向业务层融合,才是目前真正的趋势,特别是IP业务层面。也就是说,以IP协议为基础的电视、电话业务,在电信网、数字电视网当中实现,为什么没有说互联网,因为这是从互联网开始的。“三网”不是一个目标,也不是一个技术方向,说我们有“三网”融合方案,大家都采取一个方案就可以了。它是一个过程、一个趋势,没有明确的终点,说什么时候“三网”融合完成了。
从IP融合来说,IP电视和IP业务是目前可能融合的业务基础,它的基础就是宽带接入。不管是电信网,还是数字电视网,只要进行了宽带接入改造,就可以运营以IP为基础的电话或者是电视业务。电话就是电话线加上某个调制解调器,有线电视网也加一个调制解调器,有线电视可以从550兆到750兆、820兆、1个G。对电视系统来说,有线电视数字化是广电推广“三网”融合的基础。如果没有进行数字转换,也不可能建立数字电视网。或者说如果没有数字电视网的地方,就开展“三网”融合,老百姓就有可能失去廉价,实现“三网”融合业务的机会。今年1号文件非常准确的描述了关于数字化的问题,一共分7个部分,共25条。由六部委,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信息产业部、税务总局、广电总局制定,其中有两类,一大类是要政策的单位,一类是给政策的单位。题目非常明确,就是关于鼓励数字电视网络发展的若干政策。着力点当然是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引联里面说的非常清楚,数字电视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点出了它的本质。实际上推动“三网”融合的目的,实际上是推动信息化。头三条,或者第一部分的三条,是整个文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