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电信已部署超过12万个4G基站,近10万个5G基站,实现了接近98%的4/5G覆盖率。在2024年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5G网络覆盖深度和广度持续完善,5G流量占比显著提升。同时,2024年江苏电信5G-A全面启航,一方面持续增强5G网络能力,另一方面为未来6G发展探索和储备技术与培育产业。
5G-A(5G-Advance)是基于5G网络在功能上和覆盖上的演进和增强,相较于传统5G,在网络速度、延迟、连接数等方面实现显著提升,进一步提高网络吞吐量,实现毫秒级超低延迟,同时支持更多设备的同时连接,使得5G-A能够满足更为复杂和多样化的应用场景需求。
江苏电信推进5G RedCap网络能力,全省已连续覆盖58个县域以上区域,开通RedCap基站 2.5万个,通过RedCap技术的广泛部署,降低了5G物联网应用的功耗性能和成本门槛,保障了5G场景下的速率、时延、可靠性,有利于在5G专网中探索更适配行业需求的商用环境。各地市如镇江、南京、苏州、常州等地已分别完成多项实地测试与应用,充分展示了RedCap的高效能与实用性,为工业无人生产、港口岸桥远控、物流仓储运转、电力配网调度、智慧泛政务等场景提供了新型网络能力。
江苏电信率先实现全省13个城市5G低空覆盖,并打造南京江心洲、滨江、苏州吴江大规模通感实验基地,推动全省低空经济快速发展,在5G-A低空通感一体化技术验证方面,江苏电信创造业界纪录,成功验证了10个5G-A基站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力,实现了无人机在跨越小区和基站边界条件下的高精度飞行管理;无人机能够在复杂的飞行轨迹如“5G-A”和“五角星”路径中被精确追踪,系统能够实时反馈包括经纬度、高度、速度和距离在内的关键飞行参数,极大地满足了低空安全防护所需的精准感知需求。即使在大规模组网环境中有多个无人机以不同的轨迹、高度和速度运行,也可通过5G-A通感一体化平台进行实时监控与跟踪。5G-A通感一体化技术为低空物流、安防等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持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不仅如此,江苏电信在3CC等关键技术应用上也加大了力度,“3CC”作为5G-A的关键技术,通过将异频载波聚合,大幅提升小区用户的上下行峰值速率,同时实现不同频率间的优势互补,为人员密集区域提供高速的网络体验,全省积极布局室外和室内5G双频站点的建设和3CC能力开通,目前全省累计部署三载波聚合基站1109个,如南京市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悦动新门西”网红打卡区域完成江苏首个热门景区室外5G-A三载波聚合(3CC)部署,采用3.5G 200M+2.1G 40M,配合超级上行技术,现场实测单用户体验下行速率提升2.5倍、突破3.56Gbps,助力五一假期游客出行“信号升格”、“感知升格”;苏州电信在仁恒仓街及相门城墙通过BOOK RRU完成省内首个杆微站3CC部署,现网用户数增加80%,用户体验提升110%,容量提升140%,成为省内5G-A网络新时代标杆,“3CC”能力开通,全面提升移动网络服务标准和网络服务质量。为重点应用场景提供了坚实的网络基石。
此外,面向万物智联时代对人联、物联、车联等连接多样化场景对网络提出的确定性连接诉求,无线网络能力向定位、感知、智能优化的延伸成为当前的迫切需求。江苏电信匹配技术发展趋势,在基站内生智能上也做了进一步探索。近日,以无锡梁溪区为试点区域,创新引入智能业务处理单元,实现了无线基站通信处理与智能识别、建模、决策能力的一体化共生,在AI模型训练的加持下,针对短视频体验、上行直播保障、节能降耗等场景进行了体验优化及差异化保障,利用“5G-A+AI”构建精品高效的绿色网络。
整体来看,江苏电信5G-A技术应用,充分发挥了5G技术在推动产业升级、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巨大潜力,更深层次地反映出江苏电信致力于赋能实体经济,激发新质生产力的决心,积极推动新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引领5G创新时代的新一轮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