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资讯
2016/5/5 07:55

高管相继出走,华为荣耀品牌何去何从

搜狐媒体平台  玩火玩大的

“多情自古伤离别”,对于华为荣耀副总裁吴德周而言,荣耀品牌已经成为了其人生中难以割舍的“情伤”。吴德周的离职信当中称:“荣耀”是我职业生涯中最自豪的一笔。机缘巧合,“荣耀”之名还是我取的。以产品为“荣”,“耀”科技与人文之光。

每次,业界对于华为高层的离职都极其关注,或许华为本身的神话已经无形当中为每个华为人都镀上了一层金,不过对于荣耀品牌而言,吴德周的离职既有意料之外的惊讶,间或有了一定的心理预期。这不是荣耀品牌高管的第一次出走,前有荣耀品牌的实际负责人徐昕泉、刘江峰两位荣耀“最高领导”和副总裁彭锦洲。荣耀高管的集体出走,排除个人因素,荣耀品牌本身的掣肘才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关于荣耀品牌未卜的前途,已经进入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它,要么慢慢被淡化雪藏,或许还有那么一丝独立的可能。

荣耀独立:从可能到不可以

曾经,市场上一度出现了荣耀品牌要独立上市的消息,一时间刺激到的不仅仅是友商,就连华为内部也是议论纷纷,毕竟华为整体不上市已经成为公司的定律,但是通过拆分一部分业务,进入资本市场,既能够很好的解决华为内部虚拟股份的变现问题,同样不会对整体框架造成冲击。这样看,荣耀独立上市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荣耀是作为华为消费者BG业务中的一员,其本身就有着极大的可替代性,至于如何替代,我们放到后文当中加以详述。但是如果从分而不离,到彻底分开,荣耀品牌本身的发展战略优先级必然会提升到华为消费者BG业务之上,可控程度降低,这样会形成当年华三独立出去一样的窘境,和老东家形成直接的竞争关系。

荣耀本身的历史使命就是依靠“互联网手机”风口提振华为消费者BG业务,属于救火队长的角色,当火势渐息,荣耀的主角光环就会被摘去,历史使命也就完成了。至于独立?明眼人都知道,弊大于利。

从鲜明到模糊,“荣耀”逐渐成为过去式

荣耀自2013年从华为电商业务中独立出来,当时小米的“互联网手机”模式正如日中天,而荣耀所肩负的使命就是以小米的模式来做手机,无论是余大嘴的个人高调撕X,还是荣耀系列高性价比和“饥饿营销”,完全可以看成是小米的像素级复制。

在荣耀品牌成立之前的几年,华为以大毅力砍去了占据出货量80%的运营商渠道,在出货量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华为手机的公开渠道处于初期的培养阶段,一时间处于旧力已尽新新力未生阶段。而此时的小米已黑马姿态,一骑绝尘,跃升为国产手机老大,让华为找到了最好的标的——互联网手机。

荣耀以如此鲜明的姿态在插入了互联网手机模式,虽然是半路出家,不过荣耀依靠着华为所谓的“针尖战略”,即收缩战略布局,将集团内部的资源、能量集中到针尖上,通过“增加压强”的方式,取得单点突破。相比起小米来说,荣耀在华为战略资源的倾斜下,快速上位,2014年销量就达到了2000万台,2015年翻番超过了4000万台,可谓是战绩辉煌。

但是自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华为相继发布Mate S、Mate 8,高端手机销量颇为理想,华为的侧重点完全放在了华为手机品牌上,而荣耀作为低端和小米等同的互联网手机,被华为逐步淡化,成为了华为手机华丽转身的黯淡背影。

荣耀不再“荣耀”,何去何从?

2015年,不断强调性价比的小米出人意料的迈向了高端手机市场,小米Note虽然称得上是机皇,但是无论是从硬件配置,还是工艺雕琢上,在安卓手机阵营中已经无法做到鹤立鸡群,一览众山小的段位。

小米冲击高端,恰恰说明了其作为行业先锋,已经提前感受到了低端市场需求不振。对于荣耀来说,它存在的意义是小米销量的高速增长,当标的物看跌,荣耀品牌的意义自然开始降低。荣耀的互联网模式红利耗尽,真正符合任正非以利润为中心华为手机,顺势而为,从Mate系列到P系列,华为的动作连连,华为的高端品牌形象已经略有小成。

2015年,华为全年手机销量过亿台,这其中荣耀品牌的销量达到了4000万台,也就是荣耀占据了华为全部手机销量的40%,如果直接砍去荣耀,相当于自断一臂,所以慢慢的淡化荣耀是最稳妥的选择,无论是产品发布节奏还是产品营销方面,荣耀的步子明显落后华为手机。

这期间,仅从华为商城的界面布局就能看出一些端倪,华为手机业务形成了以华为Mate系列、P系列为首的高端布局,以华为G系列为主的2000元中端布局,以华为畅享系列主打的千元机市场;至于1000元——2000之间的中低端细分市场,自然是类似P8 Lite这样的高端减配机型担当。这就是笔者上文所说的为何荣耀品牌有着极强的可替代性。

从华为G系列、畅享系列、以及旗舰减配机型价格定位来看,显然是来接管荣耀的地盘,无论时间长短,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

手机行业的“华为系”渐成气候

据传,刚刚离职的荣耀产品线总经理吴德周或将加盟锤子科技,对于锤子这样的新秀而言,吸收吴德周这样参与过荣耀品牌组建,主持过多个荣耀经典产品研发的技术大牛是非常必要的。不过再回头看看曾经离职的荣耀高管:徐昕泉加入了主打电子产品B2C业务的京东;刘江峰跳槽至乐视负责乐视超级手机的海外业务拓展;华为消费者BG业务CMO杨拓出任TCL“么么哒”互联网品牌手机总经理;彭锦洲则是和音乐人汪峰创立了FIIL耳机,目前已经和锤子、乐视达成合作协议,提供定制耳机。

无论是否直接从事手机业务,荣耀离职高管再创业或多或少都在围绕手机展开,华为的狼性文化,成就了华为,也让华为人在整个手机行业也颇为抢手。目前,这些已经开枝散叶的华为系高管逐渐成为中国手机行业的一股新势力。到底是谁华为文化成就了他们,还是他们的能力造就了华为,或许结果慢慢就会揭晓。

而荣耀品牌,除了曾经的辉煌,能够让人联想起来的,也就是这些曾经的老“荣耀”人了吧。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