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12月16日消息(颜翊)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创新最活跃、增长速度最快、影响最广泛的领域。如何用好金融科技的利器,答好数字化转型的答卷,已经成为金融机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昨日举行的操作系统大会&openEuler Summit 2023上,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理事长、中国工商银行首席技术官吕仲涛分享了金融行业在操作系统层面的创新实践与思考。他表示,操作系统作为信息系统的关键环节,对整个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具有很强的影响。
作为金融科技的创新主力军,大型商业银行积极探索科技创新改革,相应地带来了算力中心、大模型、云服务等新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同时,在推进核心系统分布式架构转型过程中,也碰到了一些新的挑战。如操作系统部分,面临生态适配弱、迁移成本高等行业共同痛点,制约了整个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速度。
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管理与规范金融业开源技术应用与发展的意见。鼓励金融机构将开源技术应用作为提高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的重要手段。中国工商银行在核心系统架构转型升级中,通过合理扩大本土操作系统应用比例,推动本土开源操作系统,硬件设备等关键的底层支撑,参与高技术研发,形成具有行业示范意义的操作系统迁移最佳实践及相关标准,积累了关键技术的实践经验。
吕仲涛表示,以openEuler为代表的开源操作系统,较好解决了行业共性痛点问题,成为转型操作系统方面的最佳实践。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openEuler支持多样性算力底座,不仅支持ARM、x86、RISC-V等多种处理器架构,还统一支持服务器、云计算、边缘计算、嵌入式等应用场景,成为全场景支持的操作系统底座。
openEuler社区已经成为国内最具有活力的开源社区,国内外主流厂商已发布了openEuler商业发行版、社区内企业、开发者、SIG组发展速度惊人,南北向兼容支持主流场景,初步解决金融行业生态的适配性问题。
openEuler配套自动化迁移工具和全流程的搬迁理论,降低了迁移成本和复杂度,提升了迁移效率。
吕仲涛介绍,截至目前,openEuler操作系统在金融行业形成了较大规模的落地,覆盖了工农中建交邮储等六家国有大型银行和招商、中信、光大、华夏、民生等12家股份制银行。也涵盖了北京银行、天津银行、长沙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等若干家的城商行。
面向未来,金融科技的守正创新发展要保证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金融行业对操作系统层面有守正创新的可持续安全发展诉求。
一是高安全性。各种金融数据不断涌现,如何确保这些数据的安全与完整性,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金融机构越来越意识到企业内外部存在诸多安全的隐患变量,如何从企业内部开始,确保员工、合作伙伴、客户等各方实体的身份安全,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是高可用性。金融交易系统的高可用性,对于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客户满意度至关重要。尤其是采用分布式系统架构后,在资源利用率方面,也急需提升,需降本增效,提升整个系统的运营效率。
三是高性能。高速、低延时的金融交易系统架构,是金融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操作系统作为基础软件,需要通过不断地创新和性能提升,让金融机构能够实现更快速的市场响应,提高机构的竞争力。
为此,金融机构联合openEuler社区等进行创新探索,产出一系列创新成果。 比如工商银行率先将AI与机密计算结合,构筑金融行业首个AI机密计算方案,来保护用户隐私数据安全运行,并在工行的E办公规模上线;工商银行采用openEuler混合部署方案,CPU利用率提升了30%,大幅提升了资源的使用效率;中信银行采用服务网格技术使得转发时延降低40%,为金融行业低时延系统提供有力的支撑。
基于金融行业已有的金融实践,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联合openEuler等社区,对操作系统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思路进行归纳,具体总结为八个方面的技术规范要求:中文支持、硬件兼容性、系统管理工具、开发工具、文件系统的支持、数据库的支持、安全性和测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