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谷歌的全新一代Nexus智能手机的制造者并非旗下的摩托罗拉,而是韩国厂商LG。这一方面打消了Android阵营成员担心谷歌会偏向于摩托罗拉的疑虑,另一方面却也令人奇怪,谷歌为何会冷淡这个花了100多亿美元收购的老牌手机厂商?
在IT商业新闻网记者采访时,另一些业界人士看来,谷歌冷淡摩托罗拉,也是因为其现在还是一颗“赔钱树”:财报数据显示,2011年第四季度摩托罗拉移动亏损约为8000万美元,但在2012年前三个季度里,亏损开始急剧增长,分别达到了8600万美元、2.33亿美元、5.27亿美元,已严重拖累了谷歌的业绩。就连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都说,“谷歌财报不给力”!现在摩托罗拉正处于调整阶段,有大堆的事情需要处理,比如说与谷歌磨合,将精力转向高利润手机产品上等等,这让谷歌不会轻易将新的业务交给它。
除了这些因素之外,也许还有别的原因。谷歌会容忍摩托罗拉移动很长时间,不过从摩托罗拉开始走精品路线这一路数中仍可隐约感觉到二者的基因冲突。不管其承不承认,谷歌的风格都在逐渐向苹果靠拢。但这么做其需要扫清的障碍非常多。苹果在推出iPhone的时候就有着谷歌无法比拟的优势,即前者已在Mac电脑和iPod耕耘多年,已在如何将硬件软件结合得更加完美的问题上有丰富经验。相比之下,谷歌的Nexus系列虽也是其的硬件尝试,但效果与苹果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而且,摩托罗拉的新任CEO伍德赛德还在“在职培训”。如果没有谷歌的收购,相信其并不会放弃机海战术。其作为征战手机沙场多年的老将,策略向来就是以更多的机型覆盖更多的用户,在智能手机时代开始后也是一直这么干的。比起一条干净的生产线,它们更喜欢加上各种种类繁多的插件,并以可以迅速变化生产线适应不同的机型而自得。而这可能与谷歌的要求并不合拍。因此,从基因冲突的角度上来说的话,谷歌对于摩托罗拉有些“牛不喝水强按头”的意思。
当然,强行压制摩托罗拉按自己的思路走,也未必不对。如果回顾一下谷歌这间年轻的互联网公司的历史就会发现,它的崛起,就是靠着极强的创新能力和勇气,以及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而得来的。在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之前,谷歌收购的DoubleClick、AdSense、YouTube、Android、谷歌地图已在谷歌的传统搜索领域之外,成长为谷歌的核心业务。这些和原业务“无关联”的新业务,正符合硅谷战略与创新咨询专家杰弗里-摩尔的观点,带来谷歌股价和营收的上升。
说到这里,让我们再次重温摩尔先生的观点吧。他指出,过去十年中,那些老的、已具规模的IT公司中,股价暴涨的只有苹果和亚马逊。这是因为已存业务的未来价值已经被包含在股价内,所以,一个已具规模的公司想要股价暴涨,只有靠创造与已存业务“无关联”的新业务。这过去的十年中,苹果创造了iPod、iPhone、iPad三项新业务。大公司在核心业务的创新上极其困难,成功概率仅为2%。很多大公司为开创新业务而收购在某些技术领域崭露头角的小公司,最后却陷入一种实质上压制新技术的陷阱。这是因为大公司想要创新,必须对已有业务进行破坏,而这种破坏性创新往往由于大公司的体制僵化而举步维艰——美国运营商AT&T预见到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革命,并收购了一家计算机公司,但最终,却仍没跟上IT时代。而谷歌在这方面做得极好。
从拉里-佩奇担任CEO以来,谷歌已砍掉包括Google Wave、Buzz在内的众多产品,甚至包括此前斥资2亿美元收购的Slide。因此,谷歌对于摩托罗拉的收购并去“破坏”它,其前景也十分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