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资讯
2010/9/7 09:02

谏言李荣融慎用“忠臣”概念:官员自评不如百姓口碑

东方网  一吟

因年龄原因,原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卸任了。在国资委8月24日会议上,李荣融的卸任讲话自我评价“是一个忠臣”引人注目,更引发网上热议。(9月4日《新京报》)

尽管李荣融对“忠臣”作注有“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事业”的内涵,并有“为党为国家为事业无怨无悔”的誓言,但部级高官公开使用做“忠臣”的称谓还是首见。笔者看到,对李荣融“忠臣”论网上点击率颇高。

应该说,无论是李荣融2003年3月出任国资委主任的7年来,管理央企的资产规模由7万亿元增加到时下21万亿元,7年来央企累计上缴税金达到5.4万亿元的实绩,还是他在讲话中发出的学习“朱镕基那种赤胆忠心浩然正气把坚定勇气和严谨的作风完美结合”的心声,人们都似乎看到了一个共和国“忠臣”的风采。

但是,依笔者之见,“忠臣”的概念需要慎用。“臣”一字的意思并不难明,忠贞不二乃为臣。“臣”是皇帝的部属,需对皇帝鞠躬尽瘁。“臣”者既有对应皇帝而言,也有忠奸之分。人们心目中,“臣”历来有“忠臣”与“奸臣”之分;“忠臣”原本相对于“奸臣”而言,有“忠臣”出现必有奸侫相随。唐朝宰相魏征曾经说过,忠臣只会俯首称臣、惟命是从,容易毁家陷君,只有良臣才会不畏权贵、直言纳谏,使其君明国强。

中共从1921年创立以来近90年实践中,即使是执政60多年来所出台的纲领性文件中从不使用“臣”或“忠臣”概念,道理不言而明:中共是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是广大人民利益忠实代表者,是与人民群众休戚与共的先锋队。按开国领袖毛泽东所言,我们一切工作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勤务员。我们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因此,人民才是主人,官员只能是人民公仆。按照这样的理念及由这样的理念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这样的政体,注定共和国一切干部都只能是人民勤务员,决不能做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老百姓负责的“臣子”。不用“臣”称,决不仅是一个名称的更换,而是廓清人民群众与执政党官员的关系。

反对官员的“臣观念”并不等于“臣观念”铲除。事实上,60多年来,即使执政党年复一年对全国各级干部进行执政宗旨和党风廉政的教育,但由于新中国是从旧中国脱胎出来,由于几千年封建意识根深蒂固,封建意识在一些地方仍然有市场。一些地方官员对下属习惯用“臣”的意识,一些官员动不动一言九鼎、重大事项一人“拍板”、“我说你听”、“忠于一把手”等现象就是封建君臣关系的再现。既然把下属当作“臣”,那么必然会产生“忠臣”与“奸臣”或“不忠不奸臣”的划分。因此,对这种旧意识,需要进行教育,更要从体制上制度上氛围上进行防范。

当然,笔者反对“臣观念”,并不反对为官。为官与为臣的不同,前者,是一个客观存在。世界各国都需要官,但为官不等于为臣。官就是依据国家法律通过一定制度或招考或推荐或选举产生的管理者,是社会的中坚。为官就是要为人民服务,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为官的最高准则。而“为臣”只能看皇帝脸色行事,为皇帝服务。皇帝说的话即使有错,也只能惟命是从。可见,不能不加分析提倡做“忠臣”。“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百姓夸奖”,官员的自评,只能说明官员的自信或者说自知之明,真正起决定作用,有参考价值的,应该是百姓对官员的评说。

事实上,尽管舆论对李荣融主政国资委7年的功与过评弹不一,但像李荣融那样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事业已成为公众一面镜子,这面镜子简而言之就是“忠官”。

一言以蔽之,要做“忠官”不做“忠臣”!

相关新闻

李荣融自评“是忠臣” 认为国资监管局面良好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