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资讯
2024/3/8 18:09

两会专访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加快推进面向未来产业的“专精特新”产教融合

人民邮电报  钟凌江

“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具有前瞻性、颠覆性等特点,这既对加强基础共性技术供给和新兴科技成果转化提出了新的挑战,更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和高等教育科技创新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对当前人才培养、新质生产力培育、未来产业发展特别关注,此次全国两会他带来“加快推进面向未来产业的‘专精特新’产教融合”的提案,引发关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徐坤认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发展未来产业是我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全球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此次全国两会徐坤就特别关注“专精特新”领域产业与教育的融合发展、一体化推进。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下简称“专精特新”)专注于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善于在细分领域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是提升“四链”现代化水平和服务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主体,但仍然存在人才的持续性供给不足等问题。徐坤表示:“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处于‘下联基础研究、上接产业市场’的关键环节,能够为服务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创新支撑。”他认为,面向竞争激烈的未来产业,更好推动“专精特新”与高校之间的紧密协作,对新形势下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服务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调研,徐坤对“专精特新”产教融合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加强组织领导聚合力。徐坤表示,应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国家对产教融合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他建议,做好顶层政策设计、组织沟通协调、关键任务部署、过程督导考核等工作,打破原有体制机制束缚影响,加快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具体工作方面,徐坤建议依托“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单位,开展“专精特新”产教融合试点,并做好实践总结与经验推广。

其次,加强协同创新强实力。徐坤认为,高等教育具有塑造人才的优势,“专精特新”在前瞻性、颠覆性技术机会捕捉方面有灵活优势,二者可以充分结合,加强协同创新。“加快打造校企创新联盟,以高校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中介’,加快联通中小企业与大型头部企业之间的协作,发挥‘以大带小’示范引领作用”,徐坤表示,应该鼓励跨界技术合作,打造高校、中小企业、大型头部企业三类主体间的创新生态系统,并且建立校企联合项目绩效管理机制,建立资源共享、动态管理和定期评估机制,从而确保“揭榜揭出真问题,解题解出真成果,转化转出真发展”。

再者,加强人才供给添动力。如何培养学生的“专精特新”素养技能?徐坤表示应该加快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变革,聚焦细分领域,加大校企开放性课程共建、数字化仪器共享、高水平人才共育等的力度。具体而言,可以从几个方面推进——创设校企联合“订单式人才”培训制度,完善能力认证机制,提升高水平工程人才供给质量;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认定通道,将“专精特新”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国家和地方人才计划;建立校企人才互聘机制,促进高水平人才流动;举办国家级“专精特新”创新创业大赛,搭建技术、创意、文化展示平台,打造未来产业成果转化“蓄水池”;完善就业创业激励政策,引导更多毕业生在“专精特新”领域就业创业。

最后,加强要素保障增活力。“建议增强对‘专精特新’及合作高校科技研发的融资力度,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完善融资担保机制”,徐坤认为,建立市场化征信和风险分摊机制,有利于引导资金流向“专精特新”,为产教融合“输血补气”。此外,还可以从创新校企共有知识产权保护和使用机制、做好产业引导和公共服务,加强“专精特新”、高校“双服务”机构建设,提升“一站式”服务能力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着力打造既联通企业需求库,又接通成果项目库,还贯通人才储备库的‘媒介桥梁’”,徐坤说,做好企业端技术需求的系统梳理和高校端创新供给的分类对接,将有助于校企双方将“有限精力”“有限成本”更好服务主责主业,促进成果价值和经济效益持续增长。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