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针对媒体报道“大唐电信和中国普天或将合并”一事,大唐和普天相关负责人都予以了坚决否认,称迄今尚未听到有此说法。但笔者却认为,双方的合并绝非空穴来风。
大唐电信集团的出身是邮科院,它也一直以国家队自居,从以前的全能王子到今天的单项冠军,大唐的心里沉淀了很多。普天的出身是邮电部工业局,拥有涵盖通信、广电、金融等领域内的上百家公司。公司内部也是诸侯林立,铁腕的欧阳仲谋对此也是一筹莫展。
之前,也曾经传出两家公司合并的传闻,但当时故事还有两个主角,上贝和烽火,因为这四家企业同属国资委管理,这个合并的理由实在是牵强,它没有看到四家厂商纷杂的业务和混乱的股权结构。
时至今日,再次传出大唐和普天的合并,这次故事有了一个更加冠冕堂皇的理由,那就是TD。大唐拥有TD很大一部分的核心专利,在网络规划和设计上也拥有很强实力,它还掌握了核心芯片的研发技术,对双模协议栈造诣深刻,它缺乏的是产业化能力和市场推广能力。普天拥有一定的产业化能力,在手持终端制造上在国内堪称第一,在通信网络设备上也具有生产能力,在网络建设维护上尚可。双方是多么的互补,双方的结合可以催生一个给TD量身定做的全业务厂商。
据笔者的了解,双方的合并在两个公司内部并不是新闻,只不过是一些方式上的差异。也就是合并是谁在主导,具体的形式怎样,相应的人事怎么安排?
不出所料的话,合并应该以大唐电信作为主导方,因为合并的理由是TD,而且普天在自身品牌建设等诸多层面乏善可陈,它只是一个松散的邦联;合并的承载主体应该是大唐控股,这家注册资本140亿的企业承载了所有的梦想,大唐集团层面的一个副总裁在谈及大唐控股时,用了“规模超过想象”这句话,以大唐现在的规模,我们都能想象。
在合并的方式上,可能会有两种。一是拆分普天,将普天与大唐电信关系密切的通信事业本部拿出来与大唐进行合并,普天的另外几个事业部门与大唐专注的通信业务关联不大,央企跨度过大不符合国资委的精神;二是整体并入,将双方的整合上升到集团公司的层面,这有点类似与联通和网通的整合,留着难题以后再说,重组的弱势一方还是比较倾向于这种模式,“打包进入”合情合理。更重要的是贴合中国特色。合并后的人事安排,这个只有老天知道。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它还有一个主角----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这家让很多人都糊涂的企业拥有最为复杂的产权关系和身份,它在TD上投入不多,但却依靠着各种因素,和大唐结成了攻守同盟,在中国移动进行的一二期招标中斩获颇多。但这种同盟是建立在双方各有多需的基础之上,一个缺技术研发,另一个缺产业化能力。但维系双方的TD纽带到底有多长,这值得考量。
不出所料,LTE走向商用之时,就是双方分道扬镳之际。与在TD上不作为不同的是,上贝基于WCDMA的的LTE研发却是投入重金。当然,此时你不要说LTE的路线有两条,TDD和FDD的差别恐怕只是停留在帧结构上,作为买家的电信运营商也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在双方和平分手之前,给大唐装上另外一根腿,它才能走得更远,更稳健。
与普天“抱佛脚”式的整合不同,真才基治下的大唐却一直在布局,他的布局别人无话可说,因为他有TD这把“尚方宝剑”,依靠这个他拿到了诸多银行的巨额信贷(达到500亿),他得以进军芯研发设计领域,手持终端制造领域,甚至是通信增值服务提供领域。如此大手笔的布局,只是复制当年高通的模式,打造一个完善的产业链条吗,它会像高通那样在将产业链催熟之后,退居到底层研发和芯片设计制造的幕后环节吗?
这都是一厢情愿,大唐电信的布局看起来更像是在给即将发生的重组做准备,给自己增加砝码。“你有的我都有,我有的你没有。”这次是他想要的。